第74章(1 / 2)

飞燕惊龙 卧龙生 2759 字 4天前

这两年时间中你还不是一样的增长功力,算来算去,我这辈子是打不过你了!”

那大汉道:“你如不肯下工夫,不要两年时间,眼下就要有人超越你的前面了。你追随三师叔时间最长,也是她老人家最器重的弟子,但近两月来,似乎已有人更获得三师叔的宠爱了。本来都是同门师兄妹,不应有所猜忌才对,但我这两天中听得消息说,师怕、师父和师叔三位老人家,在丹室中曾作密谈,决定每人选出一个门下弟子,传授追魂十二剑招,要知那追魂十二剑,才真正是本门中绝学,听说大师伯门下只有一个弟子,而且已得了那追魂十二剑的绝学;你如不用心力争上进,只怕难以入选三师叔衣钵弟子,无法学得那追魂十二剑了。”

言下,一声长叹,神态间,对那道姑能否人选师父衣钵弟子,甚为关心。

那道姑虽然穿着一件肥大的道袍,但仍难以掩盖她那娇美气质,嫣然一笑,答道:

“掌门师伯亲传弟子虽然有九位之多,但能入选衣钵弟子,自非大师兄莫属了,你是掌门座下大弟子,也是我们昆仑派下一代首座师兄,论成就,十多位师兄妹也无人能赶得上你……”

那大汉听道姑尽是颂赞自己之词,不觉脸上一热,摇摇头,道:“你说了半天,但却没有一句说到我肺腑之中……”

道姑摇摇手,截住了大汉话把儿,接道:“我知道,你完全是担心我不能入选师父衣钵弟子,对吗?”

那大汉点点头。

道姑微微一笑,接道:“但我自己却丝毫未有入选心意。你所指夺我宠爱的人,定是指沈师妹而言了,要知道她是个纯洁无邪,毫无心机的善良孩子,师父宠爱她倒是不错,但却非她投好师父之欢,而受宠爱,师父对她,可说是一见就爱,别说师父,就是我也是非常爱她,她是人间至情至性至美至善的天使,谁和她接近了,都会爱她。”

那大汉还剑入鞘,沉默半晌,才抬头问道:“我常听三师叔和师父谈起大师伯门下弟子,是一位武林中极难遇得的天赋奇才,心中早即渴望一见,但他却迟迟不回昆仑山来。”

那道姑叹息一声,答道:“大师伯门下弟子,的确是聪慧绝伦,才气纵横,外表又温文尔雅,潇洒……”

话到这儿,那大汉嗤地一笑,接道:“你倒是对他非常留心。”

道姑亦觉自己说溜了嘴,脸一红,嗔道:“你不要瞎说乱猜,当心我去告诉师父。”

大汉微微一笑,转变话题,道:“三师叔新收的弟子,我只见过两次,而且每次她都和三师叔走在一起,虽是见过两次,但却未曾看过一眼。”

道姑扬了扬柳眉儿,笑道:“不看也罢,看了你就忘不了啦!”说罢转身向前跑去。

那大汉拔步追赶,两人施出轻功,愈跑愈快。

陶玉隐在暗处,把两人问答之言听得甚是清楚,知他们都是昆仑派门下弟子,心下极是高兴,随在两人身后,向前跑去。

天色逐渐黑了下来,山势景物都被夜暗笼罩。陶玉怕追失两人,只得加快脚步,缩短和两人相隔距离。

那大汉和道姑久居此处,地势山态,均甚熟悉,夜暗中仍是放腿急奔。

陶玉追在两人身后,翻越过几道山岭,眼前境界突然一变。

只见四面绵连山势,环抱着三座并立的山峰,中间一座特别突出,陶玉极尽目力,才看出峰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心中暗想,这座庙宇可能就是传言中的三清宫,这座山想必是金顶峰了。

就在他略一付思间,那大汉和道姑已消失了行踪。

陶玉转身逸尘著飞,到达中间峰下一看,原来峰下长着一片松林,想两人必是进了林中。

当下不再犹豫,沿着一道小径,向林中走。这片松林,横深也不过十丈左右,陶玉走了一刻工夫,仍然还在林中。

他本是极端聪明的人,走一阵不见出林,立时觉出不对。细心查看小径,果然是七折八转,弯来弯去,知道这片松林中早已布置了五行生克阵图,如果盲目乱闯,就是走上一夜,恐怕也难得出去。略一沉思,纵身而起,足踏林梢,向前飞行。

这片松林中布置的路径,只是普通的五行变化,陶玉纵上林梢后,林中五行变化作用顿失,被他从林梢上飞渡而过。

越过松林,出现一道通上山峰的小径。陶玉心细胆大,看小径盘绕而上,走起来耽误时间不说,恐怕还有埋伏,乃提一口丹田真气,从那峭壁间攀登而上。

这座山峰,大约四五百丈高低,陶玉攀跃峭壁间,只停下换了两三口气,已然登上峰顶。

借着繁星微光看去,只见数丈外矗立着一座庙宇,房屋绵连,殿脊重重,不下数百间。陶玉心中暗道:这样大的规模,里面道士定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