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2)

黑白双娇 卧龙生 3564 字 4天前

“我……”

江宏茂语塞了。

车马已经套好了,祝政强纵身掠上了驾驶座,他拉缰执鞭,准备着出发了。

卢长远双手捧住了麦无名的右手,一脸激动地说:“麦少侠,大恩不敢言谢,长远镖局永远恭迎着你的光临。”

“卢局主言重。”

“麦少侠今欲何去?我们一起上路好吗?”

“不了,我还想在此地逛留—二天,你走吧!”

“那就再见了。”卢长远踩上篷车的踏板,挥动右手说:“各位再见了。”

“再见。”

大门再次打了开来,车辚辚,马昂昂,缓缓地向外滑出去了。

“各位,我们后会有期。”

麦无名双拳一抱,也跟着走了。

余曼芬跟上一步,她脸上有落寞,她心中有依恋。

“麦……麦大哥,我们还有再见的一天吗?”

麦无名笑笑说:“人生聚散无常,那就要看机缘了。”

“再见……”

余曼芬轻轻的说、伤感的说。

永嘉的街道有不少,大大小小,纵纵横横,其中有热闹的,也有冷静的,就在冷静的后街尽头,那里矗立着一座城隍庙。

这座城隍庙规模不小,它占地四亩有零,香火也成正比的鼎盛十分。

华夏民间一般所信奉的宗教,十之八九不外乎释、道、儒教。

释、道、儒三教不但平和共存,而且是三体一位,已经熔合成一炉,彼此相辅相助,彼此互敬互重,不排斥、不攻讦,默默的宣扬着做人的道理。

吃斋念佛,顶礼膜拜,几乎已成为老年人们所专擅,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妇女。

壮年一代的男人必须要为生活而奔波,壮年一代的妇女也必须要为家计而*劳,他们接下了,担承了上代传下来的生活担子,兢兢业业,不稍或懈。

年老的身弱力衰下,箕裘有继了,他们如今所能做的,就是为子孙求福运,为自己祈来生,因此,庵堂寺院,可以说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城隍庙里的善男信女或许略有不同,但也是老的多、少的少,也是女的多、男的少。

城隍庙里所供奉的菩萨,当然是城隍菩萨了,但是附带着的还有城隍菩萨的下属,如牛头、马面、无常、判官以及一些执勤的鬼鬼卒卒。

这里是阴间的门户,这里是阴间的终点,他们察的是阳世间善恶,他们执的是阴间里刑典。

死亡是人人所恐惧的,苦难也是人人所害怕的,因此,抱佛脚、烧高香就不乏其人了。

有些人平日坏事做尽,但却也木鱼敲敲,有些人白天百般害人,夜里却在口念弥陀,就这样,古人悟出一句谚语来:“若觅黑良心,吃素念佛淘里寻。”

冥纸千万,忌地终日,真能消去罪孽恶行吗?唉!

这天下午,一个气宇轩昂的年轻人步入了这间城隍庙里,他踱蹀在众多善男信女之间,犹如鸡中之鹤、人中之龙,显得特出,惹眼十分。

庙祝拿来了一束细香、一捆银纸,匆匆的走了过来。

“这位公子,你是来祈福的还是来许愿?”

“哦!我是来找人。”

“找人?公子找的是准?男的还是女的?”

年轻人歉然地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他是男的还是女的?不过依常理判断,对方应该是位男士。”

庙祝听了不由怔了一怔,他迟疑地说:“公子找的难道不是失散的同伴或者亲人吗?”

“不是,我找的乃是城隍庙里的管事。”

庙祝感到诧异了,他不禁认真的多看了这位年轻人几眼,好奇地说:“公子不认识我们的管事?”

年轻人笑意依旧地说:“是的,以前不认识,以后就会认识了。”

这不是废话吗?没有见过以前当然不认识,见过以后又当然会认识。

庙祝听了感觉好笑,但是,来者是客,客人来访,焉能过份的放肆?说不定对方是世子殿下哩!

“好吧!那请你跟我来。”

“谢谢。”

庙祝领着年轻人穿过了大殿,进入一间厢房之内。

“杜老,有人找你。”

被称“杜老”的人坐在一张书桌上,哦!这张桌子本来读书写字用的,但现在它上面满堆着锡箔细香、蜡烛黄钱,还能叫书桌吗?不知它是升了位还是坠了格?

那个人的年纪,看起来有六十多岁了,个子生得又瘦又小,瘦得活像山中树上蹦跳的那种动物,只差了一根尾巴,不然的话,真是“沐猴而冠”了。

两眼炯炯,下吻外突,露在嘴唇外面的二颗门牙,又黄又阔。

杜老见庙祝领进来的年轻人显得眼生,是自己的年纪老了?是对方业已长大了?还是彼此间从来未曾见过面?

“公子贵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