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2)

顺利带着老二到了街上,时间控制得很好,等买了家里要用的布料、棉花等一车东西后,汤必永一行人正好从衙门出来。

“哎呀老夫人,身体安康啊,”汤必永见到她赶紧过来打招呼。

“挺好的,”使了个眼色给老二,同时传音给汤必永明天来家里吃饭。

老二和汤必永唠嗑了几句后:“汤老弟,明天有空来家里吃个饭聚聚吧,好久不见了都。”

“好,一定去”汤必永爽快的答。

一个有心邀请,一个有心要去,一拍即合。说好了第二天中午来吃饭,地点都知道的。

于是娘俩又在街上买了点鱼和酒。

“娘,你说汤必永能认识军营里的人吗?”

“不一定,如果找不到关系的话,我们就托人去锦州找,总能找得到的。”

“嗯!”老娘这样说他安心了点。

到家后,落英把布给分了:“今天买的棉花不多,先分分,明天让陆宇和明浩娘一起去街上在买点。”

第二天早早的把饭烧了起来,全家都把希望放在了汤必永身上。老大家是希望能找个夫子来给孩子正经启蒙。

老二是希望找到经验老道的制墨行家。

孙媳妇则希望家里买2个婆子烧烧饭,2人做饭干农活,手都糙了。

饭桌上托汤必永在军营里找找关系,他家这样的初来乍到,想找个门路都找不着人。

汤必永自然满口应下。

“汤兄弟,敬你一杯,不管结果如何,这个情我们记下了!”一桌几个男人端起酒杯敬他。

“哪里哪里!不敢当不敢当!”汤必永有点汗颜,帮主人家做事应该的啊。

几人灌了汤必永不少的酒,趁一桌人吃完饭微醺,留他喝茶的时候,落英进了堂屋,满面慈祥的带着笑问:“小汤啊,你们什么时候回京城啊。”

“歇2天就走了,再不走这边要冷了。”汤必永微晕但还记得回答他的话。

“我们家收了不少粮食,想拿去锦州卖,我和你们一队去可以吗?”

“行啊,没问题!”汤必永哪里还能反对。

旁边几个人还没反应过来:“娘,谁跟汤兄弟去锦州?”老二一头雾水。

“是啊,奶,要去锦州卖红薯吗?”陆宇也问道。

这时汤必永接受到落英的暗示,提出告辞,几人也客气的送走了他。

等几人送客回来,“是我,我一个老太婆,托汤必永打点打点守城门的就能出去了,你们可别忘记了,你们不能离开石固塔的。”

“这怎么行呢,您老这么大岁数了”几人齐齐反对,简直开玩笑嘛!

“我不管,我去锦州卖卖红薯干,还能顺便在锦州玩几天。这些年我哪里都没去过,老了老了还受这个罪到这鬼地方来,以后死了都埋不到祖坟里,”落英发挥她多活了几十年的演技,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天啊,我的命好苦啊!”

老大有点愧疚,貌似是自己害得大家流放,一大家子都进不了祖坟,想到这更羞愧了。

第57章

老二是楞在那, 他九岁就和娘到了京城,他娘好歹是做了好多年的国公夫人,表面上的规矩还是有的,这会撒泼的都不像她娘了, 娘当年在村上的时候是这样的吗?

国公府困了她这么多年, 老了想玩玩就玩玩吧, 就是锦州太远了, 跟着汤必永应该大概可能会没事的吧?

2个孙子也呆住了, 看看自己的爹和小叔,这个事情他们做不了主, 也不敢走,只能在旁边干看着。

几个女人闻声赶来劝了落英回房, 她也顺坡下驴借机回去了。这件事落英就当他们是默认同意了。

汤必永做事很快,当天晚上回去后找关系请了人吃饭,经过中间人搭桥,找到了一个年迈的葛老头,他曾在制墨作坊里干过活,一度做到管事职位,后来得罪了小人,诬陷他偷盗,他被充军到石固塔已经5年了。

中间人说出20两银子, 就让他赎身。

这边哪有赎身的说法,其实就是上报他死了。

敢这么做因为这葛老头50岁了, 在石固塔吃不饱睡不好又常年做苦力, 枯瘦的外表看起来有七八十, 加上腿脚不便没法走路, 躺在那苟延残喘的让人担心下一秒就要喘不上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