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2)

“行啊!”她对漂亮的不作妖的小丫头有天然的好感,大方的裁了一截给她。蒋琴感激地接过纱布,转身从包裹里拿出

了一大块巧克力:“五妮姐,给你吃!”

这块巧克力可比纱布值钱多了,但人和人相处也不是简单的等价关系。

她大方的接过来:“谢谢。”

蒋琴并不觉得自己吃亏了,相反她看到落英接过了巧克力,笑得更开心了,第六感告诉她这个落英是个好同志。其他人刚背地里说了她闲话,便没好意思开口跟着要。

空荡荡的男生宿舍里,其他人都挖沟渠去了,只有苗清才一个人,他和落英是同一批来的,他在火车上就注意到了落英和姜淑敏,毕竟2个漂亮的女孩子在哪里都会引人注目。

身上穿着连长送他的新棉袄,翻着自己的包裹,里面寥寥无几的几件破衣物是那么的寒酸,他找不出一样可以拿出手的礼物。沮丧地把包裹踢到一边,自己不仅在女孩子面前丢脸,还丢得那么的狼狈。

3天后,全部的知青都在挖沟渠,落英正刨着地,苗清才左手拎着把铁锨走到了她身旁。

“叶五妮同志,那天谢谢你!”苗清才窘迫地朝着落英表达感激。

落英直起身:“没什么,不用太在意!”她看出苗清才是个自尊心毕竟强的人,安抚地朝他笑了笑。

苗清才的脸哄地下红了起来,右手无措地摸了2下口袋,连第二句都没敢说,狼狈地转身逃走了。

李文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早就看见苗清才去找落英了,见他红着脸回来,打趣他说:“哟,看不出来嘛,怎么,喜欢冰美人啊!”

“别瞎说!”苗清才恼怒道。

李文奎暗地里翻了个白眼,不就是示好被拒绝了吗?

苗清才颓丧极了,他悲哀地发现自己简直是一无是处,既没有东西感谢她,也没有能力帮她干活。

她的每一锄头,都深深的镶嵌进了土里,看似轻轻一掀,一大块土就起来了,反观自己是那么的无能。

全连都知道了有个女知青救活了没有呼吸的男知青,走到哪儿都有人对她指指点点,同个宿舍的女知青对她的态度热情起来,毕竟她们当初误会了她。

半个月后,天气逐渐暖和起来,灌溉渠好挖了很多,大家手上的水泡也升级成了茧子。

大家对整天刨地这个活,干得得心应手起来,知道哪个姿势省力

哪个姿势腰不会疼,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每次干活,姜淑敏都和落英在一起,渐渐的,蒋琴也凑到了落英身旁,她们三人组成了个小团伙。

被男知青戏称为7连的三朵金花。

落英发现,最近开始有男知青在她们不远处干活,并且逮着机会就找蒋琴和姜淑敏讲话。

可能是她太高冷了,没有男知青凑到她面前。

这也正合她意,这样可以省了很多麻烦。

下工后,发现连队的宣传栏上贴了告示,一大堆知青围在前面,看过的人奔走相告:“团里需要医生,维修员,技术员,现在要选拔出一批人去哈市培训。”

第103章

落英似乎能看到整个连队上空沸腾的兴奋, 大家走路都像是在飘着的,言谈中也是畅想着要是自己当上了什么什么。

看得出天天喊着扎根农村就是一句口号, 喊完就算,毕竟没有人真的想种地。

“走,快去报名。”蒋琴拉着姜淑敏和落英往连队办公室走去,生怕去晚了人家就招满了。

哪有那么简单,第一步要报名,然后连队连进行初步的考试,最后去团总部进行复试。

他们7连属于三团, 位于小兴安岭北面, 紧邻黑龙江, 一共6个营36个连队, 团长李新生。

生产兵团的作用就在这4个字,又要生产又是后备兵。平时保卫边疆,战时是后备兵源,还要开荒戍边。

知青的身份是半农半兵, 按落英的想法,有点像是古代的军户, 如果没有后来的政策,这些人真的会成为军户。

整个黑龙江兵团足足有几十万人,能来这边都是经历过严格的审查的, 家里没有乱七八糟的关系才能来, 毕竟这里是军队,政治一项就得合格,同样待遇可比下乡的知青强多了,这里还会发工资。

“我们要是能借此机会调到场部就好了。”蒋琴说道。三团的前身是一个农场, 很多人习惯的称团部为场部,进场部意味着去了团里的大本营,接触的人也不一样,对刚来这就已经了归心的人来说,场部的各种机会要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