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后再也不写战争了
我只是一个娇弱的狗血文写手。
这章过渡似乎有点无聊。
沈澜:“我们冲出去吧——”
叶授衣面无表情:“你他妈就不能苟在这儿,猥琐发育嘛。”
第七章
庆嘉二十二年,八月十一,北戎叩关。
同年,八月十三,长雁关失守。
同年,八月十七,援军至。
同年八月十九至十一月十一,两军僵持。
十一月十二,叶帅遇刺重伤,北疆形势告急。
傅听涯知道北疆的风很冷,可他从没有真正体会过。
直到那一天,他看着一盆盆血水从帅帐中被端出,他才知道北疆的冬天到底冷到一个怎样的地步。
长雁关到祁山关相距百里,中间虽无大城重镇,然而却分散着许多村落。
随着大军的推进,北戎一点点回撤,许多被救下的百姓感激涕零,叶授衣就是在下马慰问安抚他们的时候遇刺的——
热情的百姓拥挤相迎,扎着羊角辫的稚童忽然冲到马前,电光火石的刹那间叶授衣横臂勒马。
与此同时,藏在人群中的刺客飞身而起,鬼魅一般猛扑而来,手中所持刀刃冷光闪烁!
马蹄高悬,冲上来护住稚童的村妇蜷缩在马下,叶授衣单手控马,另一只手出剑如闪电,将刺来的利刃狠狠挡下,铁器相交发出刺耳的滑擦声,马儿受惊冲向一边,人群惊呼着散开,叶授衣当机立断向后一仰身,躲过破风而来的暗器,跟在叶授衣身侧的亲卫此刻终于反应过来,纷纷拔剑迎向那些刺客!
傅听涯见此觉得局势已定,刚刚收剑回鞘,把悬着的心放下,便看见了叶授衣胸口骤然迸裂的大片血花——
他根本记不得自己在那一瞬间想了些什么,脸上的神情又是多么的愕然狰狞,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将叶授衣护在怀中,周遭的喧嚣之声如潮水褪去,他却能感受到叶授衣任何一点微小的动作。
叶授衣按住了他的手。
欲拔剑的手。
他要放走那些刺客。
为什么?
傅听涯收回思绪,跪地接旨。
风穿过帘帐的缝隙,吹动使者的衣摆,深黑的颜色,抹金的丝线,却绣出一个怪物来,毛发如刺,牙齿雪亮,像是随时要张口将人撕咬吞下,傅听涯盯了半晌那上面的花纹,方才道:“臣封翊接旨,谢主隆恩。”
“殿下,我□□的尊严就交到殿下的手中了。”使者说着,将圣旨递到傅听涯手中。
叶帅重伤,两军僵持不下,寒冬将临,北戎有意打破局面,欲以两人之战,决万军之事。
换句话说,就是北戎与□□各出一个人,两者死斗,输者所代表的国家主动退兵。
隆元帝答应了。
“我必不负陛下所托。”傅听涯道。
使者闻言躬身行礼,作为隆元帝的亲信,他此行前得到了封翊就是惊羽楼楼主傅听涯的消息,只是他此刻仍不免心中惊愕与震撼,谁能想到那一事无成,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竟然有一身不凡武功,且在江湖中极为有名呢。
想到这儿,他不由得为朝中那些毫不知情,言语间对于朝中这位王爷甚是不屑的大臣们捏了一把汗。
北戎第一高手名唤耶律枫。
据说他的妻子是苏州名妓,他的少年游侠,行走江湖之时曾来过中原,途径苏州,一眼就看上了那个斜倚楼头,团扇遮面的女子。
于是便骑马在楼下大喊,漠北苦寒风沙,但是自由极了,问她愿不愿意跟自己走,舍了这金玉枷锁。
那女子闻言一笑,笑得温柔,动作却干脆而潇洒,直接从楼上跳了下来,红裙招摇,她稳稳落进这来自漠北大汉的怀中。
耶律枫就如这段流传广远的风流韵事中所描绘的一般,是个洒脱又放肆至极的人。
还有传闻说他为了拜师曾爬上千仞雪山,一身鸣月刀法出神入化,能令群狼俯首。
与这样的人死斗,也算是无憾。
傅听涯按了下胸口,止住那心脏仿佛被一点点啮咬的疼痛,就像是百足的虫缓缓爬过,细小而带着钩子毛刺的足刮过柔软的皮肉,激起躁动不安,与他不愿意承认,却无法忽视的难过。
一想起叶授衣这个名字,他就觉得有些难过。
曾以为自己早已走遍万水千山,云烟过眼,不过冰冷扑面,从容而绝情。
然而此刻方觉,原来他还是那个喜欢拽住对方衣角,看对方低头,浅笑,轻声安慰教诲的孩子。
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傅听涯深吸一口气,纵马直入深林。
此刻渡云巅另一侧的山中,早已候满了中原侠客,他们也得到了消息——
惊羽楼楼主将会与北戎第一高手耶律枫决战于渡云之巅,且此战关乎北疆安稳。
江湖与朝廷自古泾渭分明,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于异族的入侵没有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