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望月的回答是抓过酒壶,大口喝酒,一面运气把酒逼在脸上,双颊泛红了,也逼出一身酒气。
表面看是惜玉的娇媚,使他动了心,但杜望月真正的用心,还是想多了解一些四凤楼的神秘,惜玉有情留,也就舍难就易了,何况,惜玉的娇柔,举世少见,杜望月也不是吃素的人,能得玉人垂青,何乐而不为呢?
那个年轻的青衣女婢,带着个蓝衣妇人行了进来。
蓝衣妇人开口无带笑,道:“恭喜公子啊!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轻轻松松地就过了填词、对联两关,第三关容易呀,接两句唐诗、宋词,你可就是文阎魅首了。”
杜望月带着一脸酒意,三分醉态,道:“唐诗、宋词,我读……读过……过,熟……熟……的很啊……”
蓝衣妇人一皱眉头,道:“你喝醉了?”
“没醉,没醉……不信,你们试……试试看!”杜望月身子摇颤,似乎连站也站不稳了。
“每过一关,就喝三壶酒,”惜玉道:“我无法阻止……”
“李白斗酒诗百篇,在下也要喝杯酒,酒……酒……”杜望月口齿含混地说:“酒能助我才思……”
蓝衣妇人道:“你是说,你现在不能接对了。”
“能,能,能,请背诵上句出来,在下接给你听。”
他装的醉态逼真,身上散发出浓重的酒气,蓝衣妇人似已完全相信,低声道:“惜玉,就出题考考他吧!真能对上你的诗句,我再请出阁主的命题……”突然,不说了,请出阁主命题,那是一定无法通过了。也就暗示阁主的命题,就带在她的身上。
惜玉对这蓝衣妇人似是很敬重,微一躬身,道:“惜玉遵命。”
两人的谈话很小心,但杜望月却听得一字不露,他功力深厚,静夜中能辨树叶着地之声。
蓝衣妇人退后两步,坐在青衣女婢搬来的一张木椅上,光景是要亲眼看惜玉命题试考了。
惜玉暗暗吁一口气,高声说道:“你听着,我提上一句,你接下一句,原句不得更动,不用背诵全诗,也不用提示作者姓名,是考你的博学和记忆。”杜望月摇摇头,似是由浓重的酒意中清醒过来,道:“请提上句!”
惜玉道:“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杜望月笑道:“用不着再接下去了,是吗!容易呀!容易。”
惜玉冷笑一声,道:“三春白雪归青冢,”
杜望月略一沉吟,道:“万里黄河绕黑山。”
“再接一句,你就过了我这一关,”惜玉道:“取次花丛慵回颜,”
“半缘修道半缘君。”对上这一句,杜望月伸手抓过桌子上的一壶酒,大口喝了下去。
蓝衣妇人缓缓站起身,伸手由衣襟内取出一个红色大封套。准备动用阁主的命题了。
只见杜望月的身子一阵摇晃,咚的一声,摔了下去,这一跤跌的不轻,整个人躺在地上不动了。
“醉了,醉的不省人事。”惜玉回顾了青衣女婢一眼:“看看他死了、或是伤了。”
青衣女婢应声行了过去。
蓝衣妇人先收好了大红封套,道:“惜玉,你准备如何处置他?”
“看他伤势情形。”惜玉道:“伤重了,就送他就医……”
“如果没有伤呢?”蓝衣妇人道:“可否把他交给我?”
惜玉吃了一惊,但尽量保持着平静,道:“周嬷嬷,要他作甚?”
周嬷嬷道:“此人五官端正,躯体均匀,是上好的入药材料。”
用人入药,从未听闻,但周嬷嬷未再多说,惜玉也未多问,笑一笑,道:“这个不太好吧!待他宿酒醒来,我劝他离去,他如果要坚持再考试下去,再请周嬷嬷来此主持。”
第六章
杜望月人很清醒,两人交谈,听得清楚,暗道:要我入药,是何用意?此点可疑,必得查个清楚才行。
但闻周嬷嬷说道:“惜玉,你不是喜欢上这个小子了吧?”
“不会呀!”惜玉道:“阁中规戒森严,我哪里敢动外向之心,这也就是我不敢把他交给嬷嬷的原因。阁中有明文规定,已过关的人,中途醉倒,可留至酒醒后,再续应试。当然,如若他酒醒后,不愿再行应试,那就算过了这最后一关……”
蓝衣妇人冷笑一声,道:“阁主的命题,已然备妥,这个人如是真有才气,周嬷嬷倒希望他能顺利过关,你惜玉姑娘也可以如愿以偿了。”话说的充满火气,似是展开内讧了。
惜玉笑一笑,道:“周嬷嬷,惜玉照阁中规矩办事,不敢稍有违误,周嬷嬷见谅。”
周嬷嬷脸色铁青,缓步行近杜望月,蹲下身子,缓缓伸出手去。
杜望月很沉得住气,呼吸均匀,沉睡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