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实话实说。

白玉堂:“……”

他闭口不言,接过笔:“写什么?”

赵桓想了想:“写‘天遥地远,万水千山’。”

白玉堂不多问,待赵桓磨出墨汁,提笔蘸墨落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都道字如其人,白玉堂心性高傲,为人潇洒恣意,他听“天遥地远,万水千山”,想的是山河湖海,天高地阔,写出的字也带了这层意境。

赵桓在一旁垂眸看着,神色怔忪,随后,他微微笑了起来。

墨干后赵桓收起宣纸就要回宫,展昭担忧他再次迷路,提出要送他回宫,赵桓心情复杂地答应。两人临行前赵桓对白玉堂道:“白少侠这两日先不要离开,我回宫中会派人送女儿红至开封府。”

展昭心下讶异又好笑,看向白玉堂,却得了后者没好气的一眼。

赵桓热情洋溢地向开封府众人道别,随后被展昭一路护送着回了皇宫。

赵佶在东宫院中喝着茶水等赵桓回来,他处理了一堆事务,想放松小歇片刻,妃子的宫殿他不想去,也找不到其他的事做,唯有和赵桓聊天时能有一丝乐趣。

赵桓带着白玉堂写的字回到东宫,其他人在他踏入宫门时便已识相离开,赵桓在赵佶面前展开字卷。

赵佶看他做这些事,笑着道:“白玉堂竟会乖乖写么?我还以为他听到是我要的,不愿写呢。”

赵桓道:“白少侠既然愿意跟展护卫回汴梁,自然是真心认错。”

字卷在桌面展开,赵佶本想接赵桓的话茬,待瞥见白纸上的字迹,顿时忘了自己要说些什么。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这是赵佶梦中所作之词中的句子。

“爹爹。”赵桓对他道,“山河湖海,天高地阔,您已经醒了。”

赵佶仍沉浸在梦中所经历的事情之中,梦醒后依赖赵桓,对曾经深爱的事物毫无兴趣,甚至有几分惧怕,是怕有朝一日仍旧会重蹈覆辙。

赵桓明白这一点,因此借白玉堂之手写下这八个大字,点醒赵佶。

赵佶垂眸,心旌摇曳,他耳畔听得赵桓的话语,眼中印着白纸黑字。

回神后赵佶不怒不气,却面露苦笑:“阿桓在那之后,想必经历了许多。”

赵桓没有回应,安静地注视着他,目光澄澈如镜,似乎看透一切。

赵佶伸手抚上白玉堂那风骨峭峻的字,释然一笑:“阿桓懂我,我却不懂阿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