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次次回答,心中却开始怀疑起青衣楼是否是消息不通,他自己入酒楼喝茶都能听见自己的故事,为何青衣楼次次都要问?

霍休气愤不已,面前这少年剑客所用之剑法他从未见过,轻功内力也更甚他一筹——十五六岁的少年怎会有这番实力?

赵桓将剑收回剑鞘,没有再看无法行动的霍休,而是抓紧时间走进霍休的宝库,搜罗了部分财宝。

霍休的宝库不止这一处,赵桓只拿了些许放入系统空间,便收了手,将剩下的留给六扇门的人来处理。

为了留下自己的痕迹,增加自己的声望值,赵桓用剑在墙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在陆小凤等人到达后山之前离开了这座小楼。

他离开小楼后便快马加鞭离开了山西,力求不与六扇门的人碰上面。

待离开山西后青衣楼一事也尘埃落定,赵桓坐在酒楼中听说书人讲江湖趣闻。

也许天下的说书人不全讲的瞎话,讲瞎话编故事的只有杭州城的酒楼中那位说书人。

赵桓在保定城待了两天,听说书人讲故事,觉得这位说书人还挺靠谱,贴合实际,用语贴切接地气,故事精彩,起承转合,有高潮有伏笔,有抑有扬,听者都十分捧场。

今日天气晴朗,他便又走进了这酒楼中听说书人说书。

街道上总是喧哗热闹,比起终年冷寂的皇宫,赵桓更喜欢烟火气旺的地方。

台上的说书人一展扇子,激情昂扬地说起近来江湖上的大事件。

“上回讲到——青衣楼的总瓢把子竟是那天下首富霍休——霍休本是金鹏国旧臣上官木,金鹏国被灭,他与其余三位大臣携遗孤入中原,却与另两位大臣叛主而逃,另两位大臣一个是峨眉派掌门独孤一鹤,一个是山西珠光宝气阁闫老板!”

“但这回要说的可不是这三位大人物,而是那初入江湖便连折青衣楼七十楼的少年剑客——赵决明!”

赵桓缩在酒楼角落吃花生米,偶尔自斟自饮,忽然被点名,抬眼看了看台上讲的唾沫横飞的说书人,提起精神,给自己倒了盏茶。

……

“决明少侠勇闯青衣第一楼,大斗霍休,在墙上刻下名字,飘然而去——好不潇洒!好不痛快!”

“连冷血四捕头也道未能同决明少侠最后一面十分遗憾,剑神西门吹雪见决明少侠于墙上所刻之字也脱口而出欲见其一面——无情大捕头更是一路追寻决明少侠的踪迹,得知决明少侠远去时更是哀叹出声——!”

“决明少侠,拔萃如斯!”

随着说书人铿锵有力的话语落下,叫好鼓掌声也随之响起。

平民百姓只听个热闹,不管事实是否如说书人所讲,一位年轻有为武功高强的侠客往往都令人向往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