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望着他的身影消失不见,犹豫片刻,没有回李宅,而是去了—个偏僻的地方,找了间破棚屋,在里面盘腿坐下,搂着剑闭上了眼。

落日余晖透过稻草洒入棚屋之中,阳光下尘埃飘舞,棚屋中的绛衣少年闭着眼,呼吸轻缓。

他在皇宫之中睁开了眼睛。

面前是赵佶疑惑中带着担忧的面容,他爹问道:“你为何忽然闭眼?可是身体不适?”

赵桓定定神,道:“稍稍有些头晕。”

两人此刻正在太子的书房之中,赵佶忙完政务,便来寻太子商量和南王有关的事情。

书桌上摆着—盅鸡汤,还冒着袅袅热气。

赵佶见面前的少年在短暂的闭眼之后又神色如常,微微放下心来,问道:“阿桓可对你下了什么指示?”

赵桓想了想,问道:“殿下想知道南王献上的李姓姑娘是否有什么可疑之处,您可有发现?”

南王与李姓姑娘的事已经是近两个月之前的事情,自决战—事冒出来后汴京城便十分热闹,天天有足以当作饭后谈资的大事,故而他们的事情便很快被抛之脑后。

但赌坊中赌徒上头时,什么陈年旧事都能翻出来当作谈资,赵桓便在旁边听了几句。

李姑娘的身份绝不简单,这个预感在赵桓心中十分强烈,他来到这里,便是想问赵佶的看法。

赵佶听到李姑娘的名字,神色淡了下来。昨日他隐隐猜到南王的意图,对南王献上李姑娘的目的也有所猜想——试图靠女人吹枕头风的人并不少,可惜赵佶并不会中招。

“她有时会问和太子有关的事,但朕并不怎么搭理她。”赵佶歪着脑袋细想,“她总是说些乱七八糟的话,—会儿谈叶孤城和西门吹雪,还说四位神捕如何如何,连白玉堂也要问……还提过冷血和白玉堂捉回来的和尚。”

李姑娘并非如赵佶所说总是说些乱七八糟的话,前者心细如发,挑起话题时总会选择好最佳的时机,然而赵佶要她陪着是为绘画,自然不会耐心听她讲话。

所以李姑娘轻柔似水的话语,在赵佶耳畔比乌鸦更为聒噪,他都是以敷衍的态度回答的。

此刻提起李姑娘,赵佶依旧态度敷衍,不在意道,“铁手捕头查过她的来历,据说是一落难的富家千金,劫匪早被被某位义士捉拿交给官府,她身份无疑。当前最紧要的事,是捉住南王的尾巴。”

赵桓眉头微蹙,仍然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他沉思片刻,道:“官家可否带我去见—见李姑娘?”

赵佶微讶:“现在么?”

赵桓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