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够了够了,娘不用拿这么多东西。”余氏压着娘的手,就怕她再往篮子里塞东西。

今日要与相公回娘家给家里人拜寿,本说好送一套细布的衣裳当做寿礼,这已经算是十分厚的大礼了,没想到娘又往她篮子塞了一小壶黄酒一条猪肉还有些其他杂七杂八的小玩意。

虽说是送给她的娘家人,可看着她还是仍不住肉疼,“娘,真够了,您可千万别塞了。”

“哪够!”朱大英瞥了一眼站在边上的刘氏,阴阳怪气的道:“咱们家娶了你这个好媳妇就该多感谢感谢他们,一点礼又能算什么?真要娶个不好的,糟蹋的也不止这么点礼了。”

余氏有些苦笑不得,娘是借着这个机会提点大嫂呢,当即也不好拦着,任由娘装得满满当当,便与相公一起出了门。

余氏的娘家离着远,不过能去附近搭小船过去,这样也不用他们走上几个时辰。

两人拎着篮子又搭了条小船,过了两个多时辰才赶到地,余氏瞅着日头,“正好能赶上一顿午膳。”

以前回娘家她是不好意思赶这一顿午膳的,回家的礼带的少回去后爹和娘疼她这个闺女还会往她这里塞些东西带回去,再白吃一顿,嫂子们肯定会有意见。

可今日不同了,这么一篮子的礼,她吃得理直气壮,“走,咱们快些。”

看着媳妇挺着肚子飞奔,崔实惊得汗都冒出来了,赶紧拎着篮子追上去搀扶着,“你小心着些,咱们不差这一时半会。”

余氏摸了摸显怀的肚子,“这不是一下忘记了么。”

怀上这胎后与往日没什么区别,照样能吃能睡,没一点反应。所以刚才一急,就给跑起来了……

“你啊。”崔实是真不知道怎么说了,剩下的路都是紧紧牵着媳妇,就怕她再突然跑起来。

于是,这两口子手牵着手进了村子,一人手里还拎着个大大的篮子,都知道是余家的女儿回娘家,就不知道到底拎了什么礼。

不过想想也知道,余家女儿嫁得人家条件不好,听说还得余家老婆子时不时添些东西给嫁出去的女儿呢。

所以啊,篮子提得满当当的,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东西,说不准是从地里挖出的土豆。

崔实两口子可不知道这些,来到家门前,余氏高喊一声:“爹娘,我回来了。”

几乎没多久,院子就传来动静,院门猛地被打开。

余婆子还要扑过去抱着闺女,可瞧着她那略微显怀的肚子,担忧道:“都有了身孕还跑什么跑?不过就是个普通的生辰。”

“我好着呢,再说了坐船来也不费事。”

余婆子一听,有些发愁了。

两家的距离坐船来是不费事,可一人也得三四文船费,以往这两口子都省得船费硬生生走回来的,她想着闺女前段日子才回家借钱,日子肯定不好过,等会他们回去得把船费给他们补上。

“娘,是小妹妹夫回来了吗?”余二嫂走出来,堆满笑意的道:“正好,家里正吃着饭,赶紧一块上桌。”

“好呀,我正好饿了。”余氏一口应了下来,余二嫂脸上的笑意差点摆不住,她会这么客气还不是因为以前小姑子都是以‘吃了饭过来’‘不饿’推脱,这才居然应得这么爽快?

就算心里不爽也不能表现出来,家里好不容易坐了肉荤,余二嫂打定主意等会儿让儿子多夹一些,省得便宜了别人。

将人迎进了屋,崔实提着篮子双手递过去,“娘您长寿安康,这是家里备得些礼,您收下。”

“好好好,都是一家人哪里需要这么客气。”余婆子真心实意说着,虽然女婿家里条件不好,可女婿本人她是满意的不行。

伸手接过篮子,结果落手还真沉,上面用布块盖着,余婆子一时也拿不准里面到底装着什么,有心想将篮子拎进屋子里,省得闺女女婿在这丢面。

不过她的打算下一息立马落空,余氏走上前直接将布块掀开,一边道:“娘,这是我婆婆给你备的生辰礼,一针一线都是我自个缝得呢,你试试大小要是不合适我再给你改改。”

“这……这是细棉布?”

“可不是么。”说完,余氏挺了挺身子,故意抬了抬手,显摆自己身上穿得新衣。

“你……你和小崔身上的也是新衣?”

“真是细棉布,一套怕是要不少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