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终于是他走向孙浙了。
在无数次凌晨的自习室里,他看着数不胜数的试卷几近崩溃的时候,都会翻开孙浙的朋友圈。
奋斗目标,日常生活,最近的研究课题,孙浙像是复制生活一样发在朋友圈,事无巨细。
他无数次怀疑自己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在看到胸口那个幸运符的时候又恨恨骂自己,为什么不相信那个始终义无反顾奔赴的孙浙。
坠落的梦想重新燃起,拿起笔的下一刻,陶之源又能投入写题的海洋里。
贺正说在高三这一年里就没有看过陶之源没有黑眼圈的样子,他只是一笑了之。
舒蕾看着他明天最早来教室最晚离开,心里的感慨也颇多,陶之源依旧不置可否。
那一年的盛夏,陶之源成为十年来第一个考入b大的大学生,镇里响应当地政策,奖励了十万元作为大学生补助金。
村里人都不信知识可以赚钱,事实上真的可以,比如说他。
陶之源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来不及拆开就马不停蹄先地拍了一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
孙浙过了两个小时才发了一句话出来。
我知道,我爱你。
……
九月一日,b大新生报到日。
陶之源拿着通知书里自带的学校俯瞰图在门口摸索着前进。
“计算机系的师弟师妹们,报到处在这里!”“汉语言的小可爱们看过来!”“医学系的同学们在这里报道……”
他挤在人流里,终于在各大系的呼唤中找到了法律系的报到处。
“学长,法律系是在这里对吧?”
桌子旁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已经忙不过来了,但是看见他还是依旧热情,“学弟,是这里,先把这张表填一下吧。”
他正坐下填表的时候,身后有两个女生路过。
“确定是今天他们回来吗?”
“当然了,我数学系的好朋友告诉我的,奥数队今年参加国际建模团队赛得了二等奖,孙浙学长还得了个人一等奖呢。”
“这么厉害!那个奖项的含金量很高吧?”
“是啊,他才大二就这么有天赋,大家都猜测他没准有望继承陈院长的衣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