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安和的笑意加大,就连柯氏也忍不住笑起来。她看了眼陶允元,笑着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引得不知的三人一愣。
“这……还真是,机缘一事,实在难料。”陶允元沉吟了一下,最后又是无奈又是好笑的说。
相比他,陶允成夫妻俩已经笑了起来。
“我们家小阿莹得亏是个女孩子,这要是个男孩,怕是得哄了不少人去。”于氏见着众人都已经放松下来,便就开口打趣起来。
“若真是如悟凡所说,这桩姻缘,倒也不坏。”陶允元又拍了拍一直没说话的周氏,语带抚慰的说。
这事再怎么合适,再怎么安慰自己,对于一家人来说其实都有些猝不及防。尤其是周氏,她早就想好以后要给小女儿挑一个四角齐全的婚事,至于皇家,尤其是六皇子,更是想都没想。突如其来这一遭,最难受的就是她了。
然,皇恩浩荡。周氏再怎么不能接受,终究得接受,现在只能往好了想了。
“想来明天这赐婚圣旨就会下来,你们都做好准备。”陶安和总结道。
两队夫妻都齐声应下,闲话几句后就起身告辞了。出了寿宁院,陶允元捏了捏周氏的手稍作安慰后就叫着弟弟去了书房,于氏则看了眼心情不佳的长嫂,凑了过去。
两妯娌关系向来好,眼见着周氏心情不佳,她自然要去安慰一番。
说来,周氏的心情她也能理解,要是她的女儿被人忽然安排了亲事,她怕是也要生气。可谁让做出这事的是皇家呢。再怎么不愿意,也得认了。
笑言打趣几句,见着周氏还是不开怀,于氏也认真了两分,道,“嫂子,事已至此,多思无用。不妨往好了想,六皇子这般情况,将来后院必然清静,皇上和太子又宠爱他,前程定然不错,也是一桩难得的姻缘了。”
她这话说的真心。的确,等缓过神仔细想想,要是六皇子身上没有所谓的煞气,他的确很是不错。说句不好听的,要真是如此,可不一定会有他们安国公的事,整个京都都是要抢着要的。
周氏也不是不领情的,见着于氏这般说,她嘴角勾起了一个略显勉强的笑,说,“我又何尝不知,只终究是太过突然,一时难以接受罢了,待我缓缓。”
于氏自认把能说的话都说了,便也没有再多说,又笑道,“这圣旨一出,想来我们家这春日宴,定然更加热闹。”
可不是,安国公和备受恩宠与皇家结亲的安国公,这分量可不一样。尤其是结亲的还是宴会主角的幼妹,不知道多少人想要来搭上这个关系。
“的确,看来我要再多做准备才好。”周氏也跟着岔开话题,佯做轻松道。
陶家一大家子总算是安静下来,宫里的陈嘉赐却正失神中。
他再怎么也想不到,昨天那个小团子竟然要成为自己的未婚妻了。相比这个,那个小团子不怕他身上的煞气更令他震惊欢喜。他这个年纪,再怎么聪慧早熟,对于婚约一事也没什么多大的概念。相比起来,还是有人不怕他可以肆意靠近他更让他愉悦。
真是,太好了。
他心想,心中涌起一股子冲动,抬头对一直笑吟吟看着他的皇后说,“母后,我想去看阿莹。”
叶娴芷目睹了儿子从疑惑不解到震惊再到惊喜的所有变化,眼下听闻他的话,有一种果然不出所料的感觉,更多的则是心酸高兴。
她的孩儿,本该是天之骄子,现在却会为了有人能靠近他陪着他就这么开心。
“想去就去吧,去找你大哥,让他安排侍卫陪你一起。”叶娴芷也难掩欣慰,轻笑着说。
“好。孩儿告退。”陈嘉赐站起身行礼之后,转身离开。
眼见着儿子身影渐远,消失在殿门之外。叶娴芷忽然长出了一口气,对着身边陪了她几十年的严女官笑着说,“你看,我的阿赐,好久都没这么开心过了。好啊,真好。”
严女官从叶皇后小时后就一直陪着她,虽是主仆,却情若姐妹。对着六皇子这个小主子自是心疼的,眼下见事情解决,自家主人这么高兴,她笑的比谁都开心,连连点头。又说,“陛下和娘娘功德无数,造福万民。老天开眼,自然不会薄待你们。六皇子以后自是一路顺畅,喜乐平安。”
这话叶娴芷爱听,脸上笑意更深,说,“你还是这么会说话,说起来,我还没见过小阿莹呢。等明天下了旨,我得哪天找个机会把她宣进宫看看。不过,只看着那折子,这小姑娘定然十分可爱才是。倒是个爱美色的。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