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正厅位置时,十几个文人打扮的谋士小声交谈着,腋下夹着文书和奏报,有序进入朱元璋的办公室,从窗纸中去,似乎还有些人早就到了,影子是坐下的,屋中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朱标站在一颗柳树下,远远瞧了几眼,在里头看到了刘伯温和李善长,他们各拿着一张纸,时不时点点上面的图案,不知在争论些什么,间或停下来问问别人的意见。
而这两位既然到了,老朱同志肯定也不会缺席的,估计又要通宵。
还是再走快点吧。
朱标转身,恰看见一个远远走来的人。他身材高大,身披甲胄,腰佩宝剑,大步向前,精神焕发,目不斜视,走到哪里,哪里的行人就纷纷避让,弯腰拱手喊一句大都督。
是朱文正,他也来参加这个会议。
这里是帅府,无有外敌,更无内患,虽说老朱同志没有称王称帝,规矩不严,可他穿成这个样子,无异于带刀上殿,是何居心?难道仅仅为了展示威严?
“堂哥。”
“是你?”朱文正停了下来,狐疑地看着朱标,“这么晚怎么还不睡?你是不是想进那里头去?”
他指了指正厅。
“不是,我只是找母亲去罢了。”
“嗯。”朱文正满意地哼了一声,“那里头可是正商讨军务呢,也就是如何处置陈友谅残部的问题,你去了恐怕是听不懂的。”
朱标笑了笑,没说什么。
“手里拿的什么?”朱文正道,他这时才看见朱标的食盒。
“炖了一些汤。”
“送给婶婶的?”
“是。”
一听他承认了,朱文正的表情立刻有些不屑:“你怎么净做一些妇人做的事情,苟且在厨房灶火里,难成大器,难当大业!”
“堂哥这意思,是说我该进去旁听吗?我与堂哥不同,帅府的每个地方都能去的,进去了,倒是也没人敢阻拦。”朱标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堂哥这么替我着想,父亲知道了想必也会很高兴。”
朱文正的脸青了一阵。他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朱标说的是事实,回他的话是从他自己的内容里摘出来的,根本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