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佐悄没声地接近凌霄书坊,挤进那群围在墙下发表议论的路人中间。
“这书坊倒也奇特,只卖一本书,就是这个什么《京州乡试押题密卷》。”
“对啊,而且还要先付一两银子,乡试前三天才能拿到实物。”
卢佐顺着那群人的目光,向墙上看去,感到一阵激动的热血涌上脸颊。
只见墙上贴着一张告示:
《京州乡试押题密卷》预售中,大数据押题,童叟无欺,预付定金一两,乡试前三天发货。
押题十五道,不中,全额退款。
天啊,天无绝人之路!
怎么就偏偏在他想死的时候,在他逛熟了的洒金河街边,出现了这么一座神奇的书坊!
不需要从几百种书中挑一种,老板已经给他挑好了,就是这册《京州乡试押题密卷》!这正是他想要的!
卢佐大叫一声:“我买了,谁都不要跟我抢!”
周围的书生被他吓了一跳,见他一副喝多了的样子,好心提醒他道:“这位仁兄,你且看看清楚,十五道题要一两银子哪!而且还有二十天才能拿到货,指不定他们卷了钱就跑了呢,您可斟酌,这书坊凭空冒出来,不知道背后是不是骗子,毕竟许多黑心商人都挑在乡试会试期间上京租房子做生意,您可别被骗了!”
卢佐跌跌撞撞分开众人,也不跟他们分辨,冲进凌霄书坊中,冲到柜台前,从袖子里拿出一两银子,摔在掌柜面前:“定金。我预定一份!”
掌柜收起定金,拿出一张纸,让卢佐在上面按了个手印,然后对裁一半,给他一半留底:“二十天后来小店,给您兑换。”
卢佐连连答应,喜笑颜开,捧着兑书券出去,今天他出来可算做了一件大事,之后回去便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至于复习考试,等到押题卷拿到手再复习不迟,这样一想,他又可以快乐二十天。
如果……如果押题不准?不可能,这书坊一定不是随便出现在那里的,就是为了拯救他卢佐才出现在那里的,他相信!
卢佐:“嘿嘿嘿嘿……”
第15章 一单五百两生意
在这洒金河畔的青楼一条街上,还有百来个和卢佐情况差不多的纨绔子弟。
他们都是从各州县来的,当地的富商,把考籍挂靠在京州,提前半年就来到贡院附近,准备参加乡试。
这些纨绔子弟,也有一个聚会的圈子,一般是以老乡圈为主,还有些同住在一所青楼之上,时常一桌饮酒听曲儿的同楼会。
往日里,这些老乡会、同楼会、赏花会之类,每次聚会都是极其热闹的,大家都是豪掷千金的纨绔子弟,不差钱,桌上唱曲儿的莺莺燕燕,更是源源不绝,每天不重样的,再加上京州当地有许多没什么钱,只管来蹭吃蹭喝、说些好听话的无业游民,也叫帮闲,时常串酒席、讲笑话,便组成了这青楼一条街独特的消费生态圈。
只是临近乡试,大家都紧张起来:纨绔子弟,各各收到了家里的来信,催促询问备考情况,一个个皮子都绷起了;帮闲群体则有一大部分是穷酸书生,自回家去温书复习。再聚不齐那样热闹的桌子。
这一日,山东清河县绸缎庄卢家的少爷卢佐破天荒发起召集令,请所有山东同乡在满金楼里喝酒吃饭,大家伙感到奇怪,这卢佐前两日还推拒了同楼会的酒席,说是刚被家里敲打过,怎么今日又活泛起来。询问之下,卢佐也不明说,只透露了一点消息,说这次乡试他已经有办法了。
一听卢佐“有办法”,其他不管是不是山东老乡的纨绔子弟们,纷纷如苍蝇一般一哄而上,很快,满金楼上下,每张桌子边上都坐满了人,从纨绔子弟,到帮闲书生,一个个推杯换盏,互相间低声议论着卢佐到底有什么办法。
由于这次酒席,是在青楼一条街举办的大型酒席,作为青楼一条街的实际掌权人,梁庆也参加了这次聚会。
梁庆摇着扇子,走进满金楼二层,一望桌上金杯银盏,山珍海味,流水一般地端上来,桌边坐着的俱是些穿绸带翠的纨绔公子哥儿,是数不尽的富贵奢靡。
梁庆对这排场很满意,打开“千金一笑”的缎面折扇,手摇扇子,面带微笑,向桌前走去。
桌边的纨绔们也一个个站起来,向梁庆敬酒。
主宾寒暄一番,梁庆落座,摇着折扇,笑道:“今日这般热闹,不知道有什么喜事啊?可否讲给愚兄听一听,愚兄也跟着乐呵乐呵。”
众纨绔一阵撺掇,将卢佐拥到梁庆跟前,只说是卢佐发现的营生。
“哟,这不是卢公子么,看您这红光满面的,不知在哪里又发财了?”梁庆执着折扇,拱了拱手。
卢佐为人还是有些腼腆的,虽然胡天胡地很厉害,说话做事还是稚嫩的很,在梁庆这个英俊倜傥又八面玲珑的徽商面前,顿时有些支支吾吾,张不开嘴。
旁地里有人看着着急,替他解释说:“咱们卢少爷,卢公子,可替咱们大家办了一件大事儿!”
梁庆斟起一盏茶,拨了拨茶叶:“哦?什么大事?”
旁边那帮闲附耳到梁庆身边,小声说:“卢公子给咱们弄来了一套题,神的很,说是押题十五道,包中,不中全额退款!”
梁庆一听这熟悉的措辞,分明就是黑心奸商的套路啊,他不以为意地笑了一声:“有这么神奇吗,多少钱一套题啊?”
“一两银子。”帮闲竖起一根手指。
梁庆微微挑眉,这个数儿,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足以吊起胃口,又不至于让人掏不出,一两银子,对于他们这些纨绔来说,就是随手能拿得出来的。
“押的都是些什么题啊?”梁庆问道。
“还没看到呢,说是乡试前三天,才交货。这样一两银子,是全额定金。”
梁庆先前还不觉得什么,听到此处,忽然咂摸出些许意思来了,故意把时间压到乡试前三天,提前让大家把钱交了,那是为了套牢这波钱,缩短发售时间,防止内容扩散。
一两银子不多,但这么青楼一条街上上下下的纨绔,加起来也有大几百人,几百两银子捏在手里,放一个月高利贷,也能净赚不少利息。
这两招倒是厉害,莫非他们徽州老乡也上京来做科举生意了?
不过,既然他梁庆是这青楼一条街的当家掌门人,自然不能让其他人把他的墙角给挖去了,到时候放高利贷的跑路,这些纨绔子弟免不得闹起来,收拾烂摊子的还得是他梁庆。
“是在哪里交定金,愚兄也想去瞅瞅。”梁庆稍稍倾身,向卢佐问道。
卢佐急忙说道:“是个新开的书坊,据说来头不小,就在这洒金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