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2 / 2)

苟玉书一边踱步,一边把他想到的几点说了出来,幕僚们刷刷几笔写就,呈给苟玉书过目。

苟玉书看过之后,“嗯”了一声,换了官服,拿上呈奏,这就往宫里来。

由于皇帝不定期举行朝会,所以要等到朝会再上奏折,肯定是来不及的,苟玉书决定直接把折子递给内阁,他从东华门进了宫城,绕过文华殿,来到内阁大堂。

六部九卿都可以直接给内阁上折子,苟玉书轻车熟路地来都内阁大堂,见到一位庶常走出来,急忙叫住,请问他沈阁老在不在。

庶常向苟玉书行礼,道:“我进去看看。”

苟玉书心想,你刚才不就在里面么,沈阁老在不在你还不知道?

庶常进去“看”了一番,走出来说:“沈阁老不在,您有什么事,我可以代为转达。”

苟玉书可不是嘴上没毛的小青年,他能肯定不能把这么重要的事转告给一个庶常啊,他便问:“还有哪位阁老在?”

庶常一怔,这回他必须得说出个名字了,便道:“朱首辅在。”

朱首辅,朱勿用,大家都知道朱首辅是个打太极的高手,看起来没有什么卓著的政绩,却稳坐首辅之位,可见是个坚持中庸之道的老狐狸。

苟玉书心里掂量起来,这折子总归要递到朱首辅手里,那是现在就递,还是经过沈冰盘递呢?

沈冰盘到底是个什么态度,真是要磨死他了。

不行,今天必须见到一个结果,他只是为了保险起见,所以才到这边走个流程,找内阁审定,司礼监那边再走个过场批复,这件事就算定性了,他拿着圣旨下来抓人,甭管凌霄书坊背后是何方神圣,都得落地现原形。

等他把凌霄书坊的人抓到大理寺狱里,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请旨。

“那我进去,亲手把折子递给朱首辅。”苟玉书说着,就要往内阁大堂里走。

那位庶常急忙拦了一下,说:“我进去通报一声。”

苟玉书站定:“麻烦快一点,我这是大事。”

庶常匆匆进了内阁大堂,约莫过了半盏茶功夫,方才出来,擦了把汗,叫苟玉书进去。

苟玉书心中不忿,一个庶常,也敢对他拦三阻四的。

他走进内阁大堂,立刻换上一副诚惶诚恐的面孔,目光一扫,首先看见沈冰盘的位置上,茶杯奇怪地开着盖子,里面的茶水似乎还冒着热气。

有人坐在沈冰盘的位置上,喝他的水吗?

苟玉书心中的疑惑一闪而过,就听见庶常低声说:“朱首辅在里面。”

苟玉书来到里间,看见庄严的大紫檀桌案后,身穿一品大员朱红色官府的朱勿用正在写什么。

他犹豫了一下,上前通报姓名官职,朱勿用抬头看了他一眼,稍微一抬下巴,示意他把奏折放在旁边桌案上。

苟玉书一阵小跑来到大紫檀桌案边,恭恭敬敬地将奏折呈上。

“这等小事,还劳烦你大理寺卿亲自来一趟。”朱勿用一边写字,一边说道。

小事?反书是小事么?苟玉书有点懵,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首辅说是小事,那就是小事了。

“本来没想着劳烦首辅大人,想着从沈阁老那进折子,这不是不巧么,沈阁老不在。”苟玉书狗腿地笑道。

“嗯,我也听说了。”朱勿用头也不抬地说道,“折子放在我这里,你可以放心了,回去等消息吧。”

苟玉书心中一松,果然还是交到大领导手里好办事,他陪笑道:“既然首辅大人都这么说了,那玉书就先告退了。”

说着,苟玉书退出房间,来到外间,又往沈冰盘桌上看了一眼。

怎么就这么巧,沈冰盘正好不在?

苟玉书返回大理寺官邸,刚往床上一躺,就听见外面一阵乱跑,幕僚匆匆忙忙进来说内阁看了他折子,这会儿正找他呢,人都已经追到大理寺来了。

苟玉书急忙又换上官服,心想不愧是内阁首辅,效率竟然这么高,看来是他误会了风传,人都说朱勿用爱和稀泥,把自己摘得特干净,现在看来真不是,朱首辅这反应速度还是很可以的。

几个丫鬟围上来替苟玉书整理好官服,苟玉书便要往外走,突然间瞥见炕桌上那本《银鉴月》——对,带上,有备无患。

如此这般,苟玉书揣着《银鉴月》,二度进宫,走进内阁院子里。

朱首辅从大堂里走出来,看见苟玉书已经在旁边候着,便招招手,叫他过来,说道:“正好皇上在东暖阁休息,司礼监宋大人也在那,我刚才看过了你的折子,兹事体大,还是需要皇上御览批复,我不能擅自做主,正好我手里还有些其他事情需要上奏,你就跟着我一起走一趟吧。”

苟玉书顿时眼前一亮,竟有面圣的机会,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这已经大半年没开过朝会,他想要表现一下都没有机会,这下可好,上天竟然给了他一个单人舞台,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东暖阁位于未央宫和御花园之间,并非正式接待朝臣的场所,苟玉书跟着朱首辅走进这处尊贵而神秘的殿阁,立在幽深的大堂内等候,在他们面前立着一排一丈多高的云母大屏风,屏风两侧各有一只纯金打造的仙鹤形镂空熏笼,熏笼内燃着昂贵的龙涎香,碧色的烟气徐徐升起,凝而不散。

“启禀圣上,臣朱勿用携大理寺卿苟玉书前来觐见。”朱勿用一撩官服前摆,对着屏风,跪下行礼。

苟玉书急忙也模仿了一套。

“爱卿,平身吧,你送过来的折子,朕看到了,今个儿又有什么事,你说说。”皇上洪亮的声音从屏风里传来。

朱勿用简单地陈述了一番最近六部送上来的折子的情况,最重要的一份折子是礼部送上来的,说是殿试的题目已经拟好,希望皇上有时间御览一下,其次就是兵部关于西北战事的前线线报,蓝家军节节败退鬼方,如今已赶到青海去,只是鬼方王狡诈得很,一时间还找不到王帐所在。

“嗯,不错,没什么大事,你把折子呈上来,宋郢批了,便发下去吧。”皇上听完之后,心情不错,他就喜欢朱勿用来呈奏朝务,比以前的傅玄让人舒服多了。

朱勿用应了,接着一推苟玉书,让苟玉书自己说自己的事儿。

苟玉书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在皇上面前表现一番。

他一个猛子扎到地上,屁股朝天,大叫道:“启禀皇上,臣有本要奏!此事关联甚大,牵连甚远,恐怕会引起朝野震动,民心窜乱,臣不敢妄自决定,因此呈上,请皇上圣裁!”

屏风里静了片刻,传来皇上不悦的声音:“喊什么喊,不知道朕在清修么?”

苟玉书本来就是个粗人,习惯于“有理就在声高”,从气势上压迫对手,引起领导的注意,这是他常用的手法,但是在太和殿那种宽阔宏大的场面下,他这一招是有用的,可是东暖阁相比之下只是个小殿阁,苟玉书吼一嗓子,顿时响彻暖阁的每个角落,连外面树上的喜鹊都坐不住了,扑棱扑棱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