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2 / 2)

但是他们不敢笑。

清流书坊内一片死寂。

大家心里拼命地想,哦,原来沈阁老是这样跟嵇坊主说话的,嵇坊主这么清冷文雅的一个人,原来私底下听到沈阁老的抱怨是这样的,又是擦屁股又是擦屁股的。

别说,这话虽然不留情面,但是还挺宠溺的。

嵇清持已经尴尬到无地自容,光是站在地面上都觉得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喷出羞愤的火焰来。

羞是羞自己过于托大,以为是好消息,结果是一顿训斥,还是这么无法宣之于众的训斥;愤是愤怒这家仆太不懂事,明明是丑话,非要在众人面前说,是不是故意想看他难堪!

家仆看见嵇清持恼怒的目光,赶忙解释:“小的已经提醒过大人了,是大人说你们清流书坊没有私事——”

“滚!给我滚!”嵇清持再次失控尖叫,化身尖叫嵇。

家仆连忙跑了。

经过一阵时间的情绪整理之后,嵇清持总算又可以用正常的声音说话了。

他将薛璞和几个心腹编修叫到近前,告诉他们,清流书坊即将和凌霄书坊打一场官司,围绕《银鉴月》是不是秽书进行,结果已经很明显了,《银鉴月》稳稳的就是一本银灰色请的集大成者,他们稳赢,但是,要赢到什么程度,要让凌霄书坊付出什么代价,是他们起草诉状的核心问题。

其实,薛璞这几天挺煎熬的。

前天晚上,他就收到了消息,说凌霄书坊被查封了,大理寺卿苟玉书带人去捉拿凌霄书坊的编修,闹得平水街上人心浮动,大家多多少少都对那本《银鉴月》有所耳闻,但是并不知道《银鉴月》竟然还是一本——反书!

这说的不是大聿年间的事儿么,难不成反兆复聿?可是大聿都过去二百多年了,大家对于大聿也没什么留恋的,一般一个王朝把自己彻底作死,老百姓对它也就没什么感情了,谁会捧着过去的裹尸布不放啊!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只有薛璞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时候,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披着人皮的鬼。

是他举报的!他内心的良知在遭受磋磨,可是他不能宣之于口,否则,他相信,光是国子监里的学生都能用唾沫星子把他淹死。

但是,他举报的不是反书啊!要知道,定性一本书是反书,需要慎之又慎,薛璞是熟读圣贤书的人,当然不会做出那等倾轧同行、恶意毁谤的事。

可是,这个事儿举报上去,就不受他控制了,不知怎的,到了大理寺执行的时候,就变成了捉拿反贼。

经此一事,薛璞对于清流一派稍稍有些失望,他本来以为,清流一派的道德感很强,绝不会放过一个有罪的坏人,也不会诬陷一个无辜的好人,可是,事情的发展却是——本来罚钱禁书的事儿,变成了要捉人杀头。

宋凌霄那个太监儿子自有靠山,可以脱身,可小弥只是一个外派地方官的独子,家里没有其他亲戚,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还要寄人篱下,想来小弥因为这本《银鉴月》要被抓走下狱,薛璞就觉得心里一抽一抽的疼。

胸口,憋闷,喘不过气!

幸好,今天得到消息,说凌霄书坊的人还在逍遥法外,上面也把“反书”的定性给驳回了,现在让他们去京州府衙门对簿公堂。

皇上圣明,做出这样的圣裁,薛璞打心眼里感激。

可是,若要他再去和小弥对簿公堂,再去折磨本就胆小可怜又无助的小弥,薛璞却没有那个勇气了。

“薛璞,”嵇清持和心腹编修们议论了一番,发现他旁边这位很有前途的青年编修,却没有说话,嵇清持以为他是失望凌霄书坊没有被一锅端掉,便说,“既然如此,这诉状,就由薛璞来写,薛璞写完之后,我们讨论一下,没有大问题就定稿,薛璞投到府衙去。”

薛璞一愣:“可是……”

嵇清持拉住薛璞的手,一副很能理解的样子,温和地说道:“子含啊,我们都知道你多憎恨凌霄书坊,但是现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想要一把端掉他们的可能性不大,只能先从经济赔偿上入手,让他们赔个底朝天也不错啊。”

“小薛,嵇坊主说得对,”一名成熟稳重的老编修说道,“年轻人,不要太冒进,先从具体可行的事情做起,把《银鉴月》这本秽书禁掉,砍掉他们的摇钱树,再让他们按照大兆律,把销售所得的金额加到五倍吐出来,虽然没法让他们蹲大牢,但是把裤子赔光也不错啊。”

周围人都在劝薛璞算了算了。

只有薛璞心里无法抑制地冒出一个画面:赔光了裤子的小弥光着两条细细白白的小腿,跪坐在成贤街口的石狮子旁边,抬起脏兮兮的小脸,面前摆着个碗,哀声恳求道:“大爷,行行好,我已经两天没吃饭了……”

真的要这样吗?

作者有话要说:  章节名上的三只老狐狸:朱勿用、沈冰盘、宋郢

一条傻狗:苟玉书

感谢toni_5758的地雷x1,@975的地雷x1,感谢toni_5758、阳了了、一山一川的营养液分别+20,青峰的营养液+10,杨芋片的营养液+4,星扣的营养液+2,雪茶摘、小林不凛的营养液分别+1~

第63章 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作品

六月初六, 国子监监生薛璞状告凌霄书坊《银鉴月》“秽书案”开庭。

原告方自报身份是国子监高级班监生,新科举人,薛璞。

被告方则是凌霄书坊坊主, 《银鉴月》出版的总负责人,宋凌霄。

一大早, 京州府衙门前就围上了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百姓,无他, 这《银鉴月》实在太过有名, 以至于大家听到《银鉴月》三个字, 就忍不住想凑上来看看。

前些日子,有人说,大理寺给《银鉴月》定性为反书, 还查封了两座凌霄书坊的分店, 搞得议论纷纷, 人心浮动,但是《银鉴月》的销售不仅没有减少, 反而还逆势上扬了不少。

近日, 消息风头又有所转变, 说是《银鉴月》定性为反书的事儿被上面驳下来了, 还把大理寺卿苟玉书就地免职。

喝, 这消息一传出来,可了不得,街传巷议, 都是在说, 凌霄书坊背景多么深,书坊主宋凌霄来头多么大,有人传说, 宋凌霄其实是先帝爷遗落在民间的遗腹子,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嫡亲的那种,为了掩人耳目,才化名为太监之子,毕竟太监哪有儿子呢!

现在,大家不光对《银鉴月》这本书感兴趣,还对出版了这本书的凌霄书坊坊主迸发了更大的好奇心!

他们今天来到京州府衙门外,就是想看看,这个凌霄书坊的坊主,是不是真的和皇上长得特别像——当然,这里也没有人见过圣颜。不过,这不妨碍他们鉴定宋凌霄是否真龙所出,因为百姓们都相信,真龙之子一定是金光闪闪的,身上带有龙气!

……

在众人灼灼的目光注视下,宋凌霄和薛璞分别从公堂的两侧走出来,对视一眼,来到堂中并排站着。

堂上,京州府尹梁有道哆哆嗦嗦地拿出老花镜带着脸上,凑近书吏递上来的状子,仔细看了起来,约莫沉默了半盏茶时间,旁边坐着的礼部官员干咳了一声。

梁有道转过身,用老花镜仔细观察了礼部官员以后,恍然道:“这不是礼部李侍郎吗,什么风把您给吹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