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凌霄将高柳蝉的名牌交还给老妇人,老妇人笑着点了点头, 便离开了凌霄书坊。
之后数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就在宋凌霄怀疑,他是不是被诈骗了之时,陈燧带来宫里的消息,说太后很喜欢《诀君子》,还问到了薛琬,想请薛琬进宫一叙。
宋凌霄诧异:“你不是对《诀君子》无感吗?”
陈燧不明所以:“我是无感啊。”
宋凌霄:“那你还这么尽心尽力地推销?”
陈燧:“不是我推销给太后的……”
那是谁推销给太后的?
宋凌霄不由得想起了高柳蝉。
“对了,我前些日子见到一个神奇的老妇人……”宋凌霄将高柳蝉的样子形容了一番,还把他们俩的对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陈燧。
“宋凌霄。”陈燧一副刮目相看的模样,“没想到你人脉还挺广阔的,连我皇兄的奶妈都能认识。”
皇上的……奶妈?!
那位老妇人的身份竟然是皇上的奶妈!
根据陈燧所说,那位老妇人的确是普通的京州百姓,但因为给皇上喂过奶,深得太后喜爱,此后虽然回到民间,但被允许随时进后宫面见太后,老妇人知道很多民间的趣事,每次进宫面见太后,都把这些趣事说给太后听,久而久之,便成了太后的心腹。
这一次,高柳蝉带给太后的,是京州正当红的通俗小说《诀君子》。
据说,太后看到《诀君子》之后,只看了个开头,就深深沉迷进去,花了一天时间,将《诀君子》全部看完。
当天晚上,太后破例留下高柳蝉,和她讨论书中的情节,两人一起探讨到深夜。
之后三天,皆是如此。
太后甚至将《诀君子》交给了宫廷里的戏班,叫他们尽快编成剧目,好让太后能够看到真人出演的表演。
只是,这个消息被皇上知道了。
皇上不同意宫廷里的戏班来排这出戏,因为他听闻到,朝廷之中有对《诀君子》提出异议的声音。
太后得知此事之后,十分不快,反问道:“这么好的作品,是谁在后面偷偷议论?叫他出来与本宫对质。”
当然,没有人敢跟太后对质的。
“他们议论了些什么?”太后又问。
皇上只得将“毁坏礼教”“诱人淫奔”一类的说辞跟太后讲述了一遍。
皇上并没有看过《诀君子》,就像很多带着偏见先入为主的人一样,皇上还以为《诀君子》是一部千金小姐私奔的故事。
太后听过之后,冷笑了一声,告诉皇上,这部《诀君子》里并没有一个男主角,它讲的是一个位自强自立的姑娘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的故事。
太后能够走到权力的巅峰,自然也不是什么弱女子了,在无数次的斗争中,她凭着自己的智力和意志挺了下来,并且最终坐稳了这个位置,虽然,皇帝继位之后,太后便专守后宫,不过问朝政,可是,对于皇帝目前的所作所为,太后十分不赞同。
有时候,太后会想,如果她是个男人,也许,大兆王朝的领导者,就轮不到那两个窝囊废男人来担当——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己丈夫和儿子是什么性格。
可是她不能僭越过那条线,否则就会引来动乱,发生灾难。
就像《诀君子》中的陆婉凝。
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能够让太后这样震动,一个闺阁之中规规矩矩的千金小姐,走出闺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样的转变带给太后的震动,要远远超过女主角本来就是一位女英雄,驰骋战场,立下赫赫战功这样的情节。
“本宫一定要排这出戏,皇上若是有异议,请先把《诀君子》看完再来说罢。”太后说道。
太后说一不二。
皇上无法,只能将太后的意思放出去。
“太后非常喜欢《诀君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朝堂。
在这个时候,谁再提《诀君子》扰乱礼法,那就是和太后对着干,太后这一“喜欢”,无疑成了盖棺论定,朝臣们的议论,只好到此中止。
宋凌霄听完之后,惊叹道:“竟然还有这么回事。”
他爽了。
“别急,还没完。”陈燧说道,“托你那位神奇的老妇人的福,现在太后想见薛琬,不日便会传出消息。”
“咦?”
“你是否现在安排条船,把薛琬接过来?”陈燧笑道,“这是好事,说不定,他们父女的僵持,就会到此有个结果。”
“他们断绝父女关系了。”宋凌霄提醒,“早就已经有结果了。”
薛从治那日目睹薛琬毅然决然地乘船离开京州,当即发下誓言,说要与薛琬断绝父女关系,之后,薛从治确实也是足够坚决,没有再去找薛琬。
直到三个月后,薛琬的新书上市,薛从治才又坐不住起来。
薛琬并不如薛从治想象中那样,离开他就无法过活,反而在离开他之后,还过得更好了。
那部《诀君子》上市之后,也是广泛地受到热捧。
薛从治想象中薛琬回来哀求认错的景象并没有出现,反而成了另外一种情形,薛琬的名字满大街都是,人人都在议论薛琬的新书,以及薛琬的身世。
薛从治恼羞成怒,这才开始发动自己一派的人,上书朝廷,声讨这部《诀君子》。
一开始确实如他所愿,反对的舆论带起来了,可是后来,太后不知道从哪儿看了《诀君子》,留下一句:“本宫看这本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