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派来送信的那位船老板说的啊,他说武亲王的公子离家出走,这是公子身边家丁的腰牌,我就琢磨着,武亲王听说也就是弱冠年纪,怎么都有一个公子能离家出走了?”王提督费解道。
木二快要憋不住笑了。
“船老板误会了,王大人,这位宋公子并不是王爷的公子,王爷也没有公子。”木二道。
“那这位是?”王提督问道。
“快过来,来,尝尝。”宋凌霄将坩埚里的土豆泥盛出来,给王提督和木二一人一碗。
王提督一愣,仍然沉浸在方才听到的爆炸性消息里。
“宋公子是王爷的命根子。”
命根子??
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吗?不,应该不是吧!!
命根子更不应该离家出走啊!!
王提督晕晕乎乎地捧着糊糊碗,放到嘴边,一股浓厚的香气传来,像是咸的牛奶,其中又有一种刺激的气味,让人腮帮子里不由自主地分泌口水。
王提督就着碗边,喝了一口,惊奇地睁大了眼睛:“这是什么?”
从未有过的味道在齿间绽开,比粥要浓厚,比面粉糊糊质地均匀,流过喉间时觉得热乎乎的,有些烫嘴,但是意外的好吃。
“辣椒土豆泥。”宋凌霄笑嘻嘻道。
格伦船长也盛了一碗,吃的很满足,还砸吧砸吧嘴。
“辣椒……是什么?”王提督惊奇,“土豆泥又是什么?”
在宋凌霄的引领下,王提督见识到了美洲来的新物种,他将土疙瘩掂在手中,惊奇地问:“这、这能吃?”
“对,这是土豆的根茎,不仅能吃,而且好种,比起我们常吃的小麦更有饱腹感,产量也高,大规模推广这种作物,不仅可以解决一些山区的饥饿、贫困问题,而且对于家畜家禽的养殖也有好处。”宋凌霄说道,“这样,肉类的价格也可以降低一些啦。”
王提督虽然主业在海防方面,但他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县令,知道粮食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他握着手中的土疙瘩,仍然有些不敢相信。
“可以给我们一些吗?”王提督问道。
实践出真知!
“当然可以,不过现在还不行,等我们把这批货交给……武亲王?”宋凌霄差点说出“皇上”,他说到一半,才反应过来,现在也不知道朝中是什么情况,如果突然说皇上,会不会掉脑袋。
“自然自然。”王提督向京城方向拱了拱手。
宋凌霄盯着他看,等他叫出陈燧的称呼,来判断现在的局势。
王提督却没下文了,也看着宋凌霄,等着他给下一步指示。
“现在……朝中,是个什么局势?”宋凌霄只好直接问。
“嗯?”王提督一愣,这才想到,宋公子他们应该是在海上漂流了一段时间,正好错过了朝中的变动,“是这样的,宋公子,因为一些变故,武亲王没有登基……”
“诶??”宋凌霄惊了,陈燧没登基?那是谁登基了?
“目前还是傅首辅主持朝政,武亲王在打水寇的过程中受了风寒,如今还在王府修养身体。”王提督说道。
“什么风寒这么严重?两个月都没好……”宋凌霄突然担心起来。
王提督叹了口气。
“请王提督帮我一个忙!”宋凌霄正色道。
“尽管吩咐。”王提督道。
“我现在没法下船,格伦船长这边我已经谈好了,只要见到国王或是国王的使者,我们就可以和格伦船长交易,他带来的这些珍稀货物,也可以运下船了。”宋凌霄道,“王提督能不能帮我给宫里上个加急折子,说明情况?”
“这没问题!”王提督拍胸脯,“包在我身上。”
“那便多谢王大人。”
当天王提督下了船,立刻拟了一封奏折,说明远洋船来访之事,格伦船长船上有许多海外带来的物件,想和朝廷做交易,不过,朝廷需要派出专人仪仗来迎接才行。
这封折子写好之后,王提督想在里面说明宋公子的情况,但是又不确定把“命根子”三个字写进去是否雅观,说实话,他还是没搞懂宋公子和武亲王到底是什么关系。
那就改成——挚友?
武亲王之挚友宋公子。
王提督拿起奏折,看了一遍,觉得这个措辞应该没什么问题了,他将奏折塞进信函中,用火漆封住,叫人驾快马送往宫中,交给傅玄。
三日后,宫里传来消息。
请远洋船前往津门港,鸿胪寺卿尚贤将会在津门港迎接。
第167章 闭门羹
王提督的折子送到宫中, 是傅玄看的,他看见信里的“挚友宋公子”,心下疑惑了一下, 立刻换了常服, 去武亲王府找陈燧。
陈燧已经一个月没露面了, 傅玄知道他在怨恨自己:
如果不是傅玄逼着陈燧尽快做出决断, 陈燧不会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这件事上, 以至于忽视了宋凌霄的处境。
如果不是为了顺利登基做准备,陈燧不会这么迟才知道宋凌霄遇害的消息, 直到登基前一天晚上,快马加鞭赶到津门港边,才看见化成灰烬的小院子。
但假使事情重来一回,傅玄还会做出相同的决定。
大兆子民的幸福比君主的儿女私情要重要百倍,陈燧是傅玄看中的君主,他迟早要面对社稷与私情的抉择,早点了断, 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