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2)

儿子都这么说了,想着师徒如父子,李母也就没有再继续拒绝,一行三个人进了屋子。

周大爷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他早在之前就已经收拾了,他一直就是单身一个人,又没有在家里做过饭,需要收拾得东西并没有那么多。

此时堂屋里堆满了不少东西,不过里面最多的并不是衣物什么的,反而到处是书,这些书只有一小部分是当初周大爷带过来的,其他的都是他这几年收集回来的。

“周大爷,你这这么多书?能弄得回去吗?”李承业也有些惊讶,他之前来过不少次,是真的没有看见这么多书。

周大爷笑着将有些脏的手擦干净,然后随意拿起一本书翻开来,“这些书啊,可都是好东西啊!你看看这本,是我之前在市里的废品站找到的,天工开物,可是说是古书了,这些可都是我们国家的历史见证,是宝贵的财富。”

周大爷虽然这些年一直像一个普通的老头生活着,但并没有放弃做一些事情。他有时间就会到附近的城市看看,尽量收集一些重要的书籍回来,还有就是一些同机械相关的书籍。

李承业随意地看看,发现这些书里面不仅有机械相关的,还有一些古医书,典籍什么的,的确都是十分珍贵的书籍,不过这些东西不是被人藏了起来,就是被人糟蹋了。

“您要将这些书都带到省城里面去吗?”现在有些书还是不能被人看见吧?

周大爷摇头,“不是,这些书我大部分都不带回去,这些机械相关的书籍我就留给钢铁厂那边了,那边一些技术员还是十分认真的,特别是钱师傅,他正好需要这些书。”说着周大爷还有些怨念地看着李承业,他也是无奈,眼前这小子明明在机械方面也十分有天分,但就是志不在此,以后发展的方向也是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学习机械技术方面也就只有三分心,不可能深入研究下去。

李承业无奈笑笑,一眼就看出来周大爷的意思,但他能说什么呢,更不能改变什么,毕竟他的的确志不在此。

周大爷见状更失望了,所以也是心中十分无奈,按下这种心思,他继续道:“至于这些书现在也不好拿出去,放在这个屋子里我也不放心,李承业,你等下就和箱子一起搬回到你家去吧,先帮我守着一下。这些书籍都是非常宝贵的,等以后变好了,我也能捐出去。”

他本就是不忍心这些代表花国传统文化的书籍被人毁掉,却不知不觉攒了这么多,不过他并不是想要私藏,而是要将这些文化保存下来,所以这些东西最好的归处不是学校就是图书馆。

李承业自然不会拒绝,大不了找个地方好好藏起来。“行,不过这么多一批弄不回去,等你走了之后我再慢慢弄回去。”这么多书籍实在太多了,容易引人注意到,所以还是慢慢弄不去。

“行,你慢慢搬,我等下将钥匙给你,这房子我估计短时间都不会回来了,所以你有时间就过来帮我看看。”房子还是需要人打理的,不然几容易荒废掉。周大爷估计自己最少几年都不会回来的,所以还是交给李承业比较好。他已经在这个小县城待习惯了,还想着等以后返聘结束了再回来的,他已经决定了以后就在这养老了。

当然周大爷并没有同李承业说这件事,李承业也不知道这件事。

李承业自然也就同意了,“行,那你钥匙就给我吧,不过你这房子要不要租出去,一个月应该能有几块钱?”李承业估计以后人口流动不会管制得那么厉害,肯定会有不少人要到县城来生活,那房子是必须的。

周大爷皱着眉头想了想,最终还是道:“还是算了,也不知道那租客到底怎么样,到时候将我房子弄得乱七八糟就不好了。”他也不缺这一个月几块钱,还是算了吧。

“行。”

李承业应下来,之后他和李母就跟着周大爷忙碌了起来,因为要去省城,去了之后也还要收拾,所以周大爷他们约定好的出发时间也比较早。不到十点钟的时候省城理工大学派来接周大爷他们的车子就过来了。

相对周大爷的两个箱子,张大爷他们的行李更多一些,还有些锅碗瓢盆之内的东西。不过因为张大爷有妻子管着,倒是没有那么多书,不过他也周大爷一样,托付了一些东西给李承业。

为了不耽搁时间,周大爷他们也没有在门口耽搁多长时间。

此时张大爷的老伴已经在车上坐着了,所以行李也都被放好了,周大爷和张大爷则是看着李承业,三个人相对站着。李母知道他们有话要说,也没有等李承业,这会已经回家了,这会正好要开始做午饭了。

周大爷看着李承业,有些舍不得地道:“我们这就要走了,你接下来一段时间可一定要好好复习啊!说不定明年我们就能在省城理工大学见面了。”

张大爷也是赶紧道:“没错,没错,我们省城理工大学也是全国最有名的几所大学之一,你过去了一定不会后悔的。”

现在高考都还没有开始,张大爷和周大爷就觉得李承业马上要考上省城理工大学了,还怕李承业不想过去。

李承业无奈笑,“两位老师,现在高考恢复的消息都没有公布出去呢,而且我对机械专业也不是那么感兴趣。”他以前学习的商科,更喜欢那些数字游戏,倒是对机械工程什么并不是很感兴趣。

张大爷听到这话立即冷哼一声,“哼,你啊,真的是,我们两个老头子都快要求你了,唉,欺师灭祖啊!”说这话的时候张大爷还偷偷看着李承业的表情,就是想看他的表情有没有什么触动。

李承业表情自然是没有什么变化,这种事情也不是这短短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

周大爷无奈瞪了张大爷一眼,赶紧拉了他一下,“行了,人各有志,不能强求,这时间也不早了,我们赶紧出发吧,等回来省城之后还有不少东西需要收拾。”

时间的确是不早了,估计明后天高考恢复的消息就会被传开,而他们一会去也要忙碌起来了。

“行行行,我们走吧!”张大爷答应了,李承业赶紧为他们将车门打开,“周老师,张老师,等过一段时间我就去省城看你们。”

张大爷立马就笑了起来,“行行行,到时候我可等着你来了。”他还以为李承业说的到时候是明年去省城上大学。

周大爷却只是点头,他可不像周老头那么乐观。

等人都坐好之后车子就被启动了,李承业让到一边,看着车子慢慢远去。心中也有些感慨,这些日子他已经想好了,最终还是决定去上大学。

这毕竟是李家一家人的愿望,他得到了原主的人生,自然有义务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而且这一次是十年来第一次的高考,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这个国家对于人才的急切性,他完全相信,一九七七年这一批的大学生绝对会被重视起来,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时代骨干,而他想要成为这些人中的领头人,所以现在最适合他去的不是省城,而是首都,他要去首都大学。

随着这个想法的确定,李承业也越发感觉到时间的紧迫性,他估计自己以后都是要在首都发展的,也明白自己的水平考上首都大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最大的问题却是李母他们,他不可能让李母独自一个人在门江县带着两个孩子,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李母带着两个孩子跟着他一起去首都。

不过这些想法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都是虚无,李承业还是准备等首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之后再和李母商量。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号,报纸广播电视等各大媒介都公布了高考恢复的消息,并且通知了高考的时间是在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报考的人员却并没有太多限制。工人农民,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只要是这些身份,那就都能去参加高考。

李承业作为干部自然也是能去报名的,所以李承业在消息公布出来的第一时间就去找了褚书记,他现在的任务还比较重,肯定是要提前找好接班对象的。不过就是有些对不住褚书记了,他估计是要重新物色接班人手了。

李承业过去找褚书记的时候胡立人正好也在褚书记办公室里面,胡立人似乎有些忐忑的样子,褚书记则是面色有些不好看。

李承业走进去,看了胡立人一眼,想要确定一下事情的严重程度。

“胡秘书,你先出去吧,你说的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原则上我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你这段时间以学习为重,到时候看结果再说后面的事情。”见李承业进来了,褚书记还是缓了缓神色,挥手让胡立人出去了。

胡立人赶紧点头答应,转身的时候还背对着褚书记冲着李承业挤眉弄眼,李承业没理他。这会他差不多知道刚才胡立人是做了他这一会要做的事情,不由得觉得自己有些倒霉,怎么正好就撞上了,看来等会褚书记的心情肯定不会这么好了。

不过这件事情也不能拖,不然之后褚书记会更生气。

褚书记对李承业十分欣赏,所以态度一直不错,笑着招呼人坐下,“李承业同志,赶紧过来坐吧,你这会过来有什么事啊?总不会也和胡秘书一样,是为了高考的事情吧?”褚书记随意地同李承业开着玩笑。

李承业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沉默了一会,褚书记立马就发现了情况不对,看了看李承业的表情,有的不确定的问:“李承业,不会是你也要去参加高考吧?”

这会褚书记是真的有些糟心了,早上刚听到高考要恢复消息的时候他也是十分高兴的,他这个做厂委书记的更能感受到现在社会对于高端技术人才的紧缺性。特别是他所在的这个厂子十分依赖技术,更需要这些人才。

可是让他十分不高兴的是,这短短的一会,就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干部对着他说要去参加高考,以后要去读大学,而他们钢铁厂马上就要失去两个人才了。更令人不高兴的是,这绝对不会是个例,一旦高考的消息被彻底传扬开,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去参加高考,而他们钢铁厂可能会失去更多的人才。想想那个画面,他就觉得心疼得不行。

李承业听到褚书记的话,也有些感慨他的敏锐性,虽然不想打击这位让他十分敬重的领导,但还是实诚地道:“没错,我也决定要参加这次高考了。”

褚书记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彻底地砸在脚上,几乎要将他一条腿都给砸没了,心中各种想法涌上心头,可声音做大的那个想法却是一定要留住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这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