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2)

女人转过身,一身素静简朴的衣裙,并没施粉黛,头上仅有一柄木钗。

正是韩雪婷,不过数年过去,她苍老了许多,双手布满干活磨出来的老茧。

她顿时抱住小胖子,问道:“谁欺负你了,告诉阿娘,阿娘给你出气?”

小胖子哭的抽抽噎噎,:“是小傻子。”

韩雪婷登时怒道:“一个傻子也敢欺负我儿,我必然要为我儿讨回一个公道。”

“行了,老实的待着吧。”旁边传来一声斥责,一个男人慢慢走出来。

是宋青阳。

原来当初从秘境逃出来后,宋青阳就被魔藤毁了容,根骨也伤了,于武道上再难进益。纵然韩雪婷痴心不改,韩父作为小家族的一家之主却决不允许自己千娇百宠的女儿嫁给这样的废物。

可惜韩雪婷根本听不进去,当时她和宋青阳都受了很严重的伤,只能先蛰伏下来。

韩雪婷在秘境中被王天赐等人当做挡箭牌,伤势很严峻。韩父就到处给她找药,耗费不少人力财力,等她伤势好的七七八八,韩家那个小家族也被耗的差不多了。门下弟子能跑的都跑了,仅剩下的那点家财不足以支撑他们在城里的花销,就搬到韩父祖上的老家。

谁知道搬过来不久,韩雪婷就偷偷和宋青阳在一起了,等韩父发现的时候韩雪婷孩子都有了。韩父要求韩雪婷打掉孩子,另嫁他人。韩雪婷不愿意,就不管不顾把事情闹大,到了最后全村皆知,韩父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只是这口气终究憋在心口咽不下去,韩父被气的一病不起。

而最终韩雪婷还是和宋青阳在一起了。

韩家是个小家族,财力没有多少,韩雪婷又养得娇,平时花费就多,因此底子薄。那点钱也就够给韩雪婷治病,所以忽略了宋青阳。以至于现在宋青阳脸上的伤疤没消,一身沉痼无法治愈。

韩雪婷觉得这是父亲没有及时为师兄医治所致,是父亲的过错。父债子偿,因而一直认为自己亏欠宋青阳。和他相处便更多忍让,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宋青阳道:“明日就是各世家选弟子的日子,说不定早就有人提前潜入村子里暗中考察弟子的品行,你这个时候去闹,是想把事情闹大,叫所有人都知道儿子欺负一个傻子,品行不端吗?”

韩雪婷知道宋青阳自从受伤后心思一日比一日敏感,不敢还嘴,咬了咬嘴唇。

“行了,赶紧做饭去。孩子的事情大不了等那些世家走了再说。”

小傻子的母亲回家看见儿子双手上的冻疮,再次忍不住泪流满面。

“儿呀,你什么时候能好起来,我和你爹不过普普通通的修为,根本照顾不了你一辈子,你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

男人也在一旁重重叹气,眉眼里全是愁苦。

第二日,各世家选择子弟。最先开始选的自然是现在洪武大陆第一大门派,裕邈门。

裕邈门乃是齐天裕所创办,如今在洪武大陆赫赫有名,多少人以能拜在裕邈门下而感到荣幸。

可是这次几乎整个村子的孩子都测试遍了,也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孩子。

就在齐邈要结束测试,打道回府的时候,一个小傻子跌跌撞撞跑过来撞翻了灵台。

村长吓得抖如筛糠,生怕齐邈生气,赶紧道:“达康,凤娘还不赶紧把孩子带走,这么重要的场合你们也不看住了他,这是他能来的地方……”

小傻子的父母同样面露惊慌,无措的上前想要带回儿子,却见测灵台猛地发出一道耀眼白光。

“这傻子竟身有天灵根,看样子天赋还不错。”

“一个傻子有这么好的天灵根真真可惜了,若是给我儿该多好……”

村民议论纷纷,望着小傻子的目光各种羡慕嫉妒恨。

小傻子仍旧一副懵懂的样子,其母则是突然泪流满面。

她和夫君于武道一途资质愚钝,很难有所成就,也就仅仅只比普通人好一点而已。像她们这种武者生出的孩子很难资质好,且她儿子还是个傻子。

若是她儿子不傻,这么好的资质必然能进裕邈门,那可就真是一步登天,鲤鱼跃龙门了。

“我,我就带着他离开,还望仙长不要怪罪。”

“等等。”齐邈叫住女人,仔细看了看小傻子,又切过他的脉搏后,齐邈道:“你可愿意让你儿子入我裕邈门?”

女人不敢相信自己耳朵里听见的,呆在当下。

围观的人群瞬间爆发出的哗然之音,比刚才检测出小傻子有天灵根还要令人震惊数倍。

女人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就是狂喜,然而狂喜过后就只剩下无尽的惶恐了。

她忽然想起一则传言来,正是关于眼前这个男人。

传说他还没现在这般出名前,他的夫君遭遇意外天灵根被挖,成了一个废人。后来突然就好了,能重新武道了。

许多人都对这神奇手段顶礼膜拜,而男人也因此一举成名,响彻整个洪武大陆。

甚至将灵妙阁踩在脚下,灵妙阁阁主朱一鸣不服气,暗中捉了重种天灵根的王天赐回去研究。

研究了这么多年,他们还是不会重种天灵根,但据说,那重种的天灵根不是吃丹药长出来的,而是从其他人身上挖出来,然后种到需要之人的体内。

她儿子的天灵根资质似乎不错,偏又是个傻子,齐邈想收他入门,会不会是……

女人被自己的想象吓得面如金纸,当时就给齐邈跪下。

“仙长饶命,请您放过小儿吧,若是你需要天灵根就挖我的。”

齐邈并没恼怒,轻声温语道:“你别害怕,我没有那个意思。我从不用人的天灵根重种,我是真心想要收这个孩子为徒。他的资质很好,正适合跟着我修习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