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 / 2)

驿馆的下人已经将早饭送来了, 一一摆在桌上。

菜色简单,好在花样不少,看着也令人很有食欲。郭素昨夜多出了一些钱, 让驿馆的下人记得将早饭备得丰盛些。边城食物贫瘠, 能凑满这一桌子已经十分难得了。

路上他见窦瑜吃得越来越少, 知道是连续奔波太久影响了胃口。她分明难受, 也不提任何要求,总是努力多吃些怕他担心, 懂事又乖巧, 不过肉眼可见地又瘦了一点。

郭素看在眼里,一颗心软了又软。

窦瑜等来了表哥, 与他隔桌面对面坐着一同用饭。

她喜欢和家人坐在一张桌上用饭, 这还是从前在通州时被祖父养出的习惯。后来因为与窦家人关系生疏, 虽然没有被严格要求“食不言”, 可也说不上什么话。饭菜汤水是热的,但气氛却总是冷冰冰的,显得再好的菜入口都没那么美味了。

现如今和表哥同桌而食,即便也没有那么多的话可以滔滔不绝, 但就是舒心很多, 也自在很多。

窦瑜和郭素吃饭的时候都不需要人留下服侍,茂娘却还是没有闲下来, 将驿馆为无难师父备好的饭菜放入食盒中送去他房里。

窦瑜想到无难师父, 和表哥说:“无难师父似乎是怕给咱们惹来麻烦。”

郭素看向了她。

她虚空拍拍自己的头顶,压低声音说:“他剃了发, 身份比较显眼嘛。”

这幅生怕隔墙有耳的样子十分可爱,郭素搁下筷子认真听她说话,忍笑问道:“为何?”

窦瑜以为郭素不知情, 把自己知道的都说给他听了。茂娘探查消息已经成了习惯,在驿馆里里外外走了一小圈就知道了许多事。原来河州人也不喜僧人,不过和冀州河阴郡对此类人的喊打喊杀、砸烧寺庙不同,河州各地,尤其是边城之中的下层百姓比较厌恶和尚。

因为边城及四周常年出没一伙贼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首的就是个光头男人,据说是出了家的,出来做坏事都还用着过去的法号,所以此地僧人的名声全被他凭一己之力给拖累了。

他们来驿馆投宿时,就连驿丞在见过无难师父之后都对他颇为抵触,下人也都不愿意给他送饭。

之前赶路时无难师父的存在感就极弱,多数时候只在马车中或客房中看书读经。自从进了驿馆更加沉默了,屋门紧紧闭着,窦瑜怕他觉得憋闷,让茂娘劝他在院子里走走,可一早还是不见他出来透口气。

郭素道:“委屈无难师父了,一会儿我去劝他,好令他能安心。咱们一行人并不怕任何人的为难。”

听到表哥的话窦瑜立刻就放心,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