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了,只是深吸了一口气,陈长青则直跳了起来,而且发出了“啊”地一声,然后,木立了半晌,才又坐了下来。
显然在刚才的那一霎间,他心中矛盾之极。
能有这样的神通,这一点,谁不想?可是要达到有这样神通的目的,谁也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的修练,而且绝不保证一定成功。
这是一个极难下的决定,难怪陈长青又是热切,又是惘然若失了。
我轻轻推了他一下,道:“我看你无法放下一切,去面壁几十年,来练这种神通。”
他被我说中了心事,一下脸胀得十分红,口中不知喃喃说了一些什么话,可能是对我的话不服,可是却又真的下不了决心。
我怕他在这个问题上再想下去,忙道:“天池老人那次沉思,多久才结束?”
金维“嗯”地一声:“三天三夜,他在结束了那次沉思之后,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想法 ”
一己意志控制生死
天池老人结束了沉思,睁开眼来时,首先看到的是喜孜孜坐在他面前的金维。
金维在天池老人沉思时,大多数时间都陪著他,这时,金维看到天池老人在睁开眼来之后,双眼之中,有著一股异样的神采,就知道天池老人一定在沉思之中,修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金维并没有开口问什么,他只是和天池老人互望著,老人也久久不开口,过了好一会,老人才突然道:“多久了?”
这种问话,在旁人听来,是全然无头无脑的,但金维则早已习惯,知道老人是在问他,这次沉思了不久,所以他立即回答:“三日夜。”
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气:“在这三日夜中,我是死?是活?”
金维楞了一楞,但是他还是立即回答:“当然是活。”
老人笑了一下,缓缓摇了摇头,金维不禁骇然:“不是生,难道是死?”
老人又笑了一下,仍是慢慢摇了摇头。
这一来,金维不禁大大迷惑起来。金维在铁马寺之中,长年累月和喇嘛、智者相处,实际上,他自己也有了智者的资格,对于一切神秘领域中的事情或见解,都有相当高的领悟力。
但是这时,他真正感到了迷惑。他回答“活”,老人不以为然;他说是“死”,老人一样摇头。
人的情形,不是活就是死,难道还有第三种情形吗?在迷惑之中,他笑了起来,并不说话,只是望定了老人,等待老人的解释。
老人沉默了片刻,才道:“这次沉思,我达到了神游的第一境界,我清楚觉得灵魂离开了身体,随我思想到达我想去的地方,在这三日夜之中,我的灵魂远离我的身躯亿万里之外。”
金维点了点头:“是,我明白。”
天池老人一字一顿,极缓慢地道:“当我灵魂离开身躯之际,我怎能算是活?”
金维用十分虔诚的声音道:“是,那是死。”
天池老人再以同样的语调问:“可是我又随时能随自己的心意,令灵魂归体,我莫不是仍然活著。”
金维一听,倏然站了起来,刹那之间,他只觉得全身发热,血液的流转速度几乎快了十倍,他全身充满了一种灵空的智慧,刚才的迷惑,一扫而空,他用十分欢畅的声音道:“啊,你超越了生死的界限,由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自己的生死,在这三天之中,你似死非死,似活非活,不死不活,对你来说根本已无所谓死或活了。”天池老人也以极其欢畅的声音,“呵呵”笑了起来,点著头,伸出他那满是皱纹的手来,让金维握著。
亘古之谜可以解开
金维在那时,真是满心充满了喜悦,他自己虽然未曾到达这样的境界,但是天池老人已经达到了。
这说明,他也有可能到达这种境界的。退一步说,就算他到达不了这样的境界,至少也证明了人类是可以到达这一境界的。
到达解开生死之锁的境界,到达掌握生死之钥的境界,像天池老人那样,用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到达,但是这条途径,只要有人第一次走过,以后的人再走,途中的荆棘阻碍,必然越来越少,崎岖的道路,也必然越来越畅顺。
这也就是说,天池老人是人类中的第一个先驱,是最早打开生死之锁的第一个人,在他之后,别的人要掌握这种能力,必然越来越容易,就像一切现象,第一次要达到,必然极其困难,但是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之后,以后就会容易。
(爱迪生在有了用电来发光的意念之后,为了制造电灯泡,试验了上千种材料,才找到了钨丝,在他之后,别人就不必试,只要直接采用钨丝就可以了。)
人有天生的智愚之分,当然不可能全人类都掌握了这种能力,但只要有一半,四分之一,甚至于百分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人类,有了这种能力,倒是人类的面貌,就必然是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人类以前认为不可能的事,都变成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