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2)

看似两家纷争,实则事关朝局。

高怀宁与俞秉文一齐进了宫,高衍却先召见了俞秉文。

慧安殿内,高衍半靠在龙床上,面色惨白的看着顺天府上报关于高暮川遇刺身亡一案的卷宗。

俞秉文被福海领进来后,高衍合上了手中的卷宗,看向他便问道:“你对昨日一案的看法如何?”

慧安殿内弥漫着浓浓的药味,还不时伴随着天子的轻咳声。

“此案疑点太多,尚需查证。”俞秉文俯首答道。

高衍抬了抬手,福海立即上前将他手中卷宗取过转交至俞秉文手里。

待俞秉文看过卷宗后,高衍问他:“有把握查明白吗?”

“给微臣半月,定能揪出真凶。”

顺天府呈上来的这份案件卷宗,比俞秉文此前所知的要更为棘手些,人证太多,皆指认是赵观南杀的人。

“咳咳咳···咳咳···”一阵急咳过后,高衍靠在床上缓慢的摇头,费力的说道:“只有七日时间,不求你找出凶手,但一定要洗清赵观南的嫌疑。”

“这七日朕会以证据不足为由,暂将他拘于在府中,命三司同查,办案官员可去府中随时问话,一旦查出实证立即押入宗正院。”

一旦人证物证齐了,家法国法都不会饶了赵观南。

长公主地位超然,赵观南虽为外姓子弟,但却和其他公主子嗣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两军的少将军同时牵扯进一桩案子中,一死一凶手,消息无乱是传至淮南还是漠北,势必会动摇军心,朝廷拖不起。

“是。”俞秉文没有犹豫就应下了。

“就这么信他?”

“微臣与他自幼相识,相信他的为人。”俞秉文第一次这般不需要证据也愿意相信的一个人。

见表哥口中办案一板一眼只讲究的木头,也会这样打破原则的去信任一个人,高衍缓缓牵起了嘴角:“我也信他。”

第65章 七日之期

俞秉文走后,高衍见了高怀宁,把自己此前和俞秉文的谈话全都告知了她,让她安心等赵观南回家即可。

有了高衍的旨意,高怀宁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