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云瑶番外(一)(2 / 2)

可如此又过了一月,无心插柳也不曾见成荫的。

贺瑶清只得又朝俞嬷嬷问询,几番下来,也顾不得面皮不面皮了,只一股脑将心下的担忧皆说了出来。

什么可是命中与子嗣没有缘分,可是平日里不曾少给观音娘娘叩拜了,抑或是她自己身子不好,故而才这般不顺。

说到伤心处,只不住得抽噎。

俞嬷嬷无法,便与她商量着将太医寻来瞧一瞧,图个心安也好啊。

贺瑶清哭得险些抽了过去,阿九的孩儿那般可爱,可她恐怕是要一辈子生不出来的,这般想着又是好一阵悲从中来。

半晌,才当着俞嬷嬷的面,微微点了点头。

这日午后,俞嬷嬷特意寻了宫里头的妇科圣手来。

隔了罗帐在手腕处盖了绢帛,那太医二指一搭脉,贺瑶清下意识屏息凝神,只一眨不眨得望着罗账外那太医的反应。

一唿一吸之间,都被太医的眉间那似拧非拧的神情给牵动着。

半晌,太医缓缓收回手,起身绕过屏风站至外间。

俞嬷嬷忙上前勾起罗帐,将贺瑶清扶着坐了起来。

贺瑶清檀口轻启,“敢问太医,可有何处不妥”

“娘娘脉象平稳,只略略浮了些罢了。”

贺瑶清闻言,骤然从床榻之上掀了被衾起身,“脉象浮可是不易有孕”

那太医也不曾想到不过一句话皇后娘娘竟有了这样大的反应,忙解释道,“娘娘误会了,人之脉象于春日稍弦,夏日稍洪,冬日稍沉,而秋日,便会稍浮一些,娘娘气血皆具,乃易有身孕之人。”

听罢,贺瑶清才刚那狂跳不已的一颗心才稍稍安了下来,却不过一瞬,又忽得提了起来。

屏风外头的太医方才那话说得清楚明白,那她便是没有问题的,既如此,何以一直怀不上

贺瑶清敛了眉头,心绪渐沉,倒似又要哭出来一般。

一旁的俞嬷嬷见状,只当是贺瑶清喜极而泣,忙上前宽慰,“既太医都这般说了,娘娘现下可安心了。”

闻言,贺瑶清默了默,遂朝外头的太医轻声吩咐,“劳烦太医,可否开些滋补的汤药膳食平日里便能用的。”

太医听罢,当即应下。

俞嬷嬷差人将大夫送了出去,贺瑶清吩咐今日晚膳便用太医开的药膳,随即将人皆遣了出去。

待殿内只余她一人,贺瑶清倏地沉了身子,心头烦闷不已。

她方才听得真真的,太医说她没有问题,既如此,几月下来都不曾有孕,这问题定然是出自另一人身上。

原只要两个人在一处,旁的也无甚要紧,可如今瞧过了阿九的孩儿那般粉嫩可爱,软乎乎绵嘟嘟的手臂,身上皆是馥郁的奶香,让她如何不心生欢喜

既如此,总得想想法子才好,倘或至最后亦是无用,那也算是努力过了的

想罢,贺瑶清脑中早已是一片浑噩,只一声轻叹从唇瓣处溢出。

傍晚,李云辞批完了折子便往贺瑶清那处赶去。

待至屋内,晚膳已然布好了,二人围桌而用。

待膳毕,贺瑶清朝俞嬷嬷使了个眼色,那俞嬷嬷便转身去往小厨房了。

至此,屋内便只与贺瑶清与李云辞二人。

“今日你传了太医可是有哪处不适要紧么”

闻言,贺瑶清心头一默,眼下却无与他多话的劲头,“无碍,请了个平安脉罢了。”

言讫,李云辞挑了眉眼,朝贺瑶清望去,果然见她神色厌厌,眉间轻蹙,“怎的了今日可是有旁的烦心事”

贺瑶清闻言,顿了一顿,檀口微张,却终究不曾说出口。

李云辞见状,还要再问,不想正这时,俞嬷嬷已然端了晚膳后的点心入内来了,待放好吃食,便又阖上殿门退了出去。

贺瑶清一声轻叹,遂佯装不在意道,“你如今多有疲累,今日太医开了些滋补的药膳,我先头吩咐炖下的,慢火三个时辰熬到了现在。”

闻言,李云辞抬手握住贺瑶清置于膝上的一手柔荑,放在手中轻轻摩挲着,似有千言万语不及说,面上噙着一丝笑意,随后缓缓掀了那小盏的盖子。

不曾想,一股浓浓的腥味扑面而来,李云辞蓦得沉了眉,下意识屏息道,“这是什么。”

“熊胆鹿茸参鲍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