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1 / 2)

这不知是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而当时很多人因为没办法,基本都是临时结队,才能一起上山挑担,而在知道结队要出事,全队要一起惩罚之后,大家就纷纷擦亮了眼睛,恨不能每日吃住都在一起,就怕被人连累,如那县城之中日日挨家人打骂的倒霉偷盐的那队人一样,丢了活计。

原本那何太守的人开始装的还算好,且为人大方,虽然日日挑砖石,但是会说话,见人就带笑,后来还请大家吃了几次荤腥。

大家原本只当他们夫妻二人家境殷实,可是自从知道华容县有探子之后,这小队伍里的男人们凑在一起,不免觉得这两人奇怪起来——乡人质朴,每日卖苦力也是疲惫,因此一开始没往深处想,如今细思一下,这家境殷实,能隔着几日吃上荤腥,怎地会放着其他更清闲的工作不做,非得去干挑砖石的活计?

要知道,华容县家里过得去的,那也是不做这挑砖石的活计的,毕竟这是纯力气活,虽能挣,但是也苦啊。

这么一想,小队的人生怕被这两个人连累,于是连夜便悄悄汇报给了衙门,衙门这一抓,这两人的东西直接搜出来,都不用审了,两人写的汇报书信还没寄出去呢。

只说还没进入盐场核心,等着盐场随时招工再试试。

而且不只是何太守,曹孙张那三家也潜人埋伏在华容县,俱都是伪装成各种身份,只等着盐场那边扩充下去,就能过去实地渗入。

他们是压根没想到,盐场如今是缺人,但是杜长秋就算打算冬季扩招,也没考虑过段时间来华容县的外地人,这可不是挑砖。盐场养殖场水泥厂这种核心地方,每招一个人都得有场内员工做担保,三代清白,否则杜长秋根本不会招进去。

也是华容县看似海纳百川地接纳做活计的人,让这些人都产生了错觉。

这些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泰悦府城的何太守和曹孙张几家地头蛇压根就不知道,他们能查到熬盐的地方是华容县,而他们那队卖盐的是华容县的县令,都还不是赵吏书和陈户书的功劳。

甚至他们能得知消息,也是杜长秋可以纵容赵吏书和陈户书,才能让他们的信件飞出华容县。

因为熬盐的事情,杜长秋也没示意瞒着,其一是瞒不住,其二是不必要瞒。天下大乱之前,杜长秋搞私盐还是有些需要苟住的,但是现在天下都要乱了,他搞私盐就无所谓了。

他不但搞私盐,还已经把帖子都发了出去,请大家来华容县进货呢。

没错,以后他就不负责送货了,想买就来。

因此查出何太守和曹孙张几家的探子,杜长秋还十分淡定。

可这调查继续往下,查到了想收拾东西溜走的常飞派的钉子开始,杜长秋就有些震惊了。

这华容县里,常飞居然早在几年前就派了一家人来县衙之中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