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典说她要吃新鲜的,提前买太久,她怕带回去就不好吃了。
梁曼也留意到唐瓷的手上拿着的包是闻津翊的,猜到了这个小姑娘是在乖乖地给闻津翊看包:“那梁老师过去那边聊会天,你要是有什么事可以叫我。”
梁曼走到了大巴车后面和其他的几个老师家长聊起了天。
司机把车停在了树荫下,唐瓷闲着无事,拿出了闻津翊给自己印好的那本单词册子。
默默地背了起来,溜号的时候,耳边也会时不时地钻进了后座几个大人的聊天。
因为今天已经算是自主招生的最后一个环节了,所以这几个带队的老师都异常的兴奋,聊天也都聊得热火朝天的,从淮安的风土人情到沿途遇到的一些人事物,最后又说起了各自班级里的熊孩子。
提起熊孩子,自然也就不免要和班上的这群好孩子有一些对比。
闻津翊也就变成了这群老师的话题中心。
实验中学的老师话里话外都是对梁曼的羡慕。
“梁老师,像闻津翊这种学生真是几年也出不来一个,我们办公室的老师可都羡慕你们青桥中学呢,去年竞赛的奖项你们可真是拿到手软,我们教导主任还为着这件事给我们开了好几次会。”
六中的老师也附和着:“对,我们年级主任也是,我们中学从我们这届开始还成立了小尖子班,一个班10个人,就是为了重点培养这种尖子生,我们学校学生的家长还为着这件事来闹过,说是学校教学资源倾斜,对其他学生不公平。”
这梁曼倒是没听说过。
梁曼:“是吗?还有这样的事。”
六中那个男生的家长对这件事可是很清楚,而且当初成立小尖子班这事,还是她当初和几个优等生的妈妈一起给年级主任提议的。
那位妈妈:“要我说,有那个功夫来学校闹,还不如把自己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往上提一提,这种好学生和坏学生之间就是要有差别的,我们家年年可是从小就带着上各种补习班,我们当家长的也是花了不少的时间精力,那群家长还有什么不服的。”
梁曼对六中这个家长已经很熟悉了,知道这会儿她为‘优等生’打抱不平,等遇到了比他家孩子成绩好的学生,又要双标地觉得人家是得了老师的照顾。
果然。
梁曼心底刚这么想,那个家长就已经自顾自地提起了闻津翊。
“你们说的那个学习很好的学生我怎么没听过,我老公是教育局的,要是真那么优秀,我不可能没听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