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212(1 / 2)

枪,”我爷爷就点点头没有说话,应该是四十二个人全部枪毙了,

这时候就看见一个队伍上了大卡车,大卡车从人群里开出来,我看见都是带着口罩的部队战士们,应该是执刑的吧,

远远的看见死刑犯的尸体被扔上大卡车,围观的群众也慢慢的散去,潘爷爷跑过来递给我爷爷一个布包,“凌师长,这是冯占魁和冯占榜的鲜血,我弄了两包,我们可以告诉家里人了,终于报仇了,”说完了就蹲在地上大哭起来,我爷爷拿着布包也是大哭起来,

我爷爷自从知道我们家六口人,是被冯占魁和冯占榜杀害的,就是在愤怒中着,现在这个仇恨终于报了,

张家口方面给我爷爷安排了汽车,我们一行人去了逐鹿老家,一路上我爷爷就拎着那个布包,路上我爷爷和我说,“晨曦,我看把你奶奶和你爸爸妈坟墓迁移回来吧,这样一来你爸爸妈妈就可以认祖归宗了,”

我一听急了,“爷爷,不要了,我以后死了进不了凌家的阴宅,就要埋葬那里,您把奶奶和爸爸妈妈坟墓迁移回来,我不就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在那里了吗,”

我爷爷伸出手来拉着我,我感觉他的手在颤抖,我知道我爷爷是害怕我的死亡,战争年代从死人堆爬出来的爷爷,不害怕自己的死亡,但是受到失去九个亲人打击的爷爷,最害怕再失去自己的亲人,

我轻轻的和爷爷说了一声;“爷爷,对不起,请原谅我的自私,”按照风俗习惯,我现在已经是出嫁的女人,死了以后就没有权利再回凌家的祖坟,那么我死了以后就永远的和我奶奶爸爸妈妈分开了,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

我爷爷什么话也没有说,就是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我就用另外一只手去抚摸着我爷爷的手,过了好一会我爷爷的手才不颤抖,

到了我们凌家的老宅那里,看见房子还是好好的,就知道乡里乡亲一直维护着房子,当年我爷爷回来以后,知道我奶奶和爸爸还活着,就让乡里乡亲把房子修缮好,指望着以后可以回来呢,看来以后再也回不来了,我把房子里里外外的看了一遍,就下到让我奶奶和爸爸赖以活命的地窖里,在这里我静静的坐了一会就上去了,

我爷爷看见我上来了,就带着我去了太爷爷太奶奶和几个叔叔的坟墓那里,我爷爷把带着杀人凶手鲜血的泥土,洒在六个坟墓上,我们一起把六个坟墓圆好,祭祀贡品和香烛,我和我爷爷就跪在每个坟墓前,伤心的给他们烧纸,

我爷爷就和生产队长说,“大侄子啊,以后这里房子就给生产队用了,你婶子和你哥哥嫂子都走了,这是你大侄女晨曦,她说她以后不能回来进阴宅,要把她奶奶和爸爸妈妈留在她那里,以后我老了也就不回来了,阴宅这里就请大侄子多照应了,”

我看着远房的大伯,和他说了一声;“大伯,对不起,麻烦您了,”

他看着我的脸,又看了看我的肚子,就说,“你和你奶奶长的真像,”

一切事情结束后,我们就一起回到张家口,第二天就上了火车返回部队,

一路上劳累,我到了家就休息了两天,老太太忙着给我大补,中午老爷子笑呵呵的告诉我,“晨曦,鹏飞和秦风差一点把军新掐死,”

“爸爸,怎么回事了,大哥不会是冲动的人啊,”

“还不是那十几箱日本鬼子手雷闹的,要不是王指导员拉弯子,军新就要倒霉了,他带着没有去张家口的战士们,三下五除二的把手雷给扔了,因为手雷数量太少了,训练队的战士们都没有全部分到,鹏飞和秦风回来知道了,气的要掐死他,听说军新就偷偷地扔了好几个呢,”

“爸爸,您说男人是不是就喜欢这些东西,感情明天安排他们扔手榴弹吧,”

老爷子高兴的说,“行啊,我都好多年没有扔手榴弹了,”

听到老爷子的回答,就看见老爷子打电话给王叔叔,让他明天安排手榴弹实弹投掷,我是彻底的无语,

到了九月底,蔬菜大棚的材料到齐了,老爷子和我商量,让我去各个连队教导弄大棚,我就说,“爸爸,我看还是把他们都召集起来吧,一是,一个一个连队跑时间来不及,二是,您的孙女孙子马上要长大了,我是跑不动了,”

老爷子一听就嘿嘿一笑,马上被老太太一顿唠叨,按照马爷爷和三道沟奶奶的安排,我是到了十月份就停止吃药和练习帝车拳,肚子里的孩子就会长大,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还不知道,我是不敢麻痹大意的拿自己和孩子开玩笑,

现在我们生产队的大卡车还是正常的送副食品和蔬菜,虽然爸爸没有趟趟的跟过来,但是我们家来人就没有断过,正好三叔过来了,我就留着他给战士们指导建设蔬菜大棚,

现在我们的营房里面,要不是都是穿军装的,不知道的人真的是以为是农村了,除了训练场和路,密密麻麻的都是蔬菜大棚,白花花的一片,来学习弓大棚的战士们,圆满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就带着弓大棚的材料走了,现在我们营战士们的状态,就是一个农场的战士和后勤处的战士一样,一部分人白天种植蔬菜,一部分人晚上做豆制品,一部分人把豆制品加工成素鸡和五香豆腐干,还有一部分人负责分配蔬菜和副食品,

就是这样的忙碌,战士们对于训练大纲上的训练,一样没有落下了,都是认真负责的完成,训练之余也圆满的完成副业的任务,老爷子他们几个人检查以后都非常满意,也解除了他们以前的担忧,倒是下去到各个团检查的干部回来,回报下面连队的事情,让老爷子发了一顿火,让王叔叔写了一个训练与劳动两不误的经验总结,然后下发到各个连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