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2 / 2)

“不能,只有本王能说。”

“哼。”

到了别院门口,宋翰墨交给丹若一个长条形状的盒子:“这是感谢郡主今晚陪我提灯的谢礼。”

丹若打开盒子,是一根簪子,碧绿的簪子中一缕白色的游丝贯穿而过。簪身中间套了金环,上面还镶了细碎的绿宝石。

“谢谢景王。”/丹若将簪子拿在手中,扬了扬。

“你喜欢便好。”宋翰墨眼里有一丝亮光消逝,丹若并未瞧见。

“郡主早些休息。”

宋翰墨转身要走,丹若叫住他:“等一下,景王。”

“还有何事?”

丹若走到宋翰墨身边,拉起他的手:“希望景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今日不是我的生辰。”

“那…我就是第一个祝福景王的人!”

宋翰墨回握住她的手,低头看看二人牵在一起的手,他道:“若是年年都有你伴在身边,本王倒是希望寿比南山。”

“我……先回去休息了。”丹若抽回自己的手,讪讪着回了屋。

注视人进了屋子,宋翰墨转过身,收回脸上的笑,他问二柱:“人在哪个屋?”

“王爷,随我来。”

在二柱的带领下,宋翰墨进了一个房间,房里顾大娘、翔子、二大爷都在。他双手背在身后:“你们明天早上便要随郡主回府。”

“是。”三人异口同声。

“郡主问什么,你们便说什么,不要一天到晚将她是野丫头的身份挂在嘴上,除非你们不想活了。”

“是是。”

“希望你们心中有秤,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是是是。”

第二日,宋翰墨将郡主送出府,他道:“丹若,你的身份扑朔迷离,不过我觉得我不会认错人。”

“我…需要静静。”丹若上了马车。

“好。”宋翰墨站在车边。丑车夫扬鞭的时候,他又说了一句,“对不起。”

“什么?”丹若头探出车窗,只看到宋翰墨站在王府门口朝自己摆了摆手,丹若也就没有将这句“对不起”放在心上。

“宿云,派人跟上去,保护好她。”

“是,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