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2 / 2)

村民们有气无力的喊道,大多数的人都没吃饭,现在就想赶紧干活,快点靠时间,中午吃顿饱饭。

周红军也不在意,毕竟挨饿的滋味并不好受。

确实有人磨洋工,但是磨洋工挣的分儿少,秋收之后分的粮食就少。

而有的人想要多分粮食,那就得好好的干,别人又不是瞎子。

村里的老百姓个个精打细算是一把好手,能盘算到别人家多一粒米,就开始撒泼打滚的情况。

就算是大队长也招架不住呀,所以能在村庄当中当上大队长,或者是村长等人,都能信服于人。

村里人见到小周伟一眼就能看出这孩子是城里人,村里的小孩子谁能穿的一身新,还没一个布丁。

有勤劳干活的,想拿满分的村民,就有想要磨洋工的人。

大家都在说,昨天晚上周家老三送孩子回来,到底是为什么?

周老太太不是八卦的人,不过她也知道有必要快速的澄清事实。

要不然村里面多嘴的八卦的中年妇女,指不定传出什么谣言来了。

“我们家老三舍不得两个闺女下乡当知青,就把小周伟送回老家。过上个两三年,两个闺女都出嫁了。周伟就会回城里了。”

周老太太一脸骄傲的说道,手里边正在打着猪草,这片山坡上都是老年妇女,全村的八卦都靠她们传播。

而老太太们不仅负责打猪草,聊八卦,还要负责看着在山坡上玩儿的小孩子们。

“哎呀,几个丫头片子用得着这么费心吗?”

一脸尖酸刻薄相的艾老太太,就看不顺眼周老太太的好日子。

整个村子里像周老太太过的好日子的老人,简直少之又少。

“谁跟你们家的姑娘似的都当草,别人家的姑娘都当宝。

我们家老三的大闺女春花,已经订婚了,人家嫁给的是公交车司机。要工作有工作,要房子有房子,呵呵”

“老大春花嫁的这么好,过两年夏花嫁的也不差,一个女婿半个儿。以后日子过得差不了。”

周老太太都不用多说话,简简单单留个话头,就让在场的老太太们议论纷纷。

她们已经不在乎小周伟回村子的这件事,相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