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06(2 / 2)

杨妈果见任姜氏是个知道感恩的人,心里一口大气终于吐了出来。只要这家里的长辈是个知恩的主就好,到时候为了救治周淑玉,想必余下的人也不会说什么闲话。

任姜氏后又细细问了周淑玉的一些情形,也只是在那儿一径儿的叹气。

可惜了那么好的闺女,也可怜了周老爷子,本就这么一个女儿,平日都是掌上明珠似的捧在手心里,谁能预料到会生出这么一场病来呢?

真是人生无常啊。任姜氏不由叹道。

杨妈见目的已达到,便道:“府里还有诸般事务,老奴这就先退下了,外面日头甚大,老夫人多多休息才是。”

任姜氏知她是心急回府照顾周淑玉,也不挽留,只着婉婷将那二人送了出去。

待到近晚时分,任姜氏才带着一行人回了任府。

至任海归府以来,因为忙着府里的一些事情,所以尚未得空去周府拜谢。任姜氏琢磨着,既然周淑玉现在大病着,于情于理,任府都该派人去看看才是。

晚上一家人吃饭的时候,任姜氏便将这件事提了一提,希望任海能带着董璃一起去周府看看。

任海去自是跟周老爷子感谢救命之恩,但他毕竟是男子,周淑玉又是未出阁的姑娘,自然不方便进她的寝房。便由董璃进去探望一二才是正理。

去周府拜谢本也在任海的计划之中,也就这几日而已,现在任姜氏既然提了出来,二人便应了下来。

说来,任海心里也觉得甚是奇怪,因为他离开周府的时候,周淑玉还是好好的,怎么几日的功夫就成了这个样子?再者原先他在周府的时候,也与周淑玉有些交集,她虽是从小娇生惯养的闺阁女子,但也不是那般柔弱的人哪。

任海自是感激周府的救命之恩,不过周淑玉于他不过是个有些微熟识的人而已,虽是有些担忧,但也只是一瞬,毕竟有些事也强求不来,若是他能帮得上忙,自然会全力施为,但若是没有自己能帮把手的地方,那也没得办法。

晚饭散了后,任海便着人去准备了一下明日去周府拜谢需用到的东西。

第二日一早,任海处理完手上的事,便与董璃带着谢礼往周府而去。

周老爷子这几日过的一直都不安生,心里忧着周淑玉的病,早上去看她的时候,还是那副样子,并没有丝毫的好转。心里虽是疼惜非常,但也没有办法,只能嘱咐杨妈好好照看,家里的各式补品都要炖上,至少也要让她等到京城有医师来才是。

听闻下人禀报任海携妻来府,周老爷子忙让人将他们请了进去,在正厅接待了。

任海自不是小器的人,本来周府就对他有救命之恩,更何况现在周淑玉大病,更是需要各种各样的珍稀补品,所以此次前来,任海着实是带了不少东西,进了周府后,便让下人将那些备好的谢礼都抬了进来。

任海携董璃进了正厅,一见周老爷子正坐在主位上,面上虽带着客气,却不掩眸底的疲累,便行礼道:“周老爷子安好。”

又示意了一下身旁站着的董璃,“这是贱内董氏。”

董璃便也盈盈下拜,施以一礼,道:“董氏见过周老爷子。”

周老爷子忙起身,将任海扶起,道:“你我何须这般多礼,我只当你是个人才,可惜你没有入朝为官的志向,不然于民倒是一大利啊。”

又示意任海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便好,二人说话也方便,董璃自是在任海身旁坐了,静静的听着那二人说话。

周老爷子是个明白人,端看任海带了那么多东西,也知道任海此次前来不是闲聊的,定是来拜谢的,忙客气的问道:“任小兄弟这是何意?你过府来看老夫,也只当我们有些交情,何必带这么多东西呢?”

任海拱手道:“这些都是应该得,自从晚辈离开府上回去,便一直在忙着整顿家里的一些事情,也没有顾得上来周府拜谢救命之恩,还请周老爷子勿怪。昨日家母去大庙上香,偶遇杨妈,才知道周小姐染病的消息。回去后,家母便着我早日来看看才是。”

原来任海昨日方知淑玉病重的消息,怪不得今日前来,周老爷子这才知道任海今日携妻来的缘由。

既然他们已经知道,周老爷子也不打算隐瞒,面上立时忧色尽显,不必强装笑颜了。

“淑玉确是病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知她身子是一日弱于一日,这几日茶饭也不怎么进的。枉老夫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却也不曾在哪本书里见到过她这样子的,心里甚为担忧啊。”

任海道:“我看周小姐一向身子似乎也不错,此番病重想必是有缘由的,周老爷子交友甚众,只等京师的医师前来,想必周小姐定是医到病除的。”

周老爷子也希望这个样子,但愿京城的那些老友能看在他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的份上,早些赶到凉城才是。

董璃此时方再次开口道:“周老爷子,不知我现下去内府探看一下周小姐可好?”

周老爷子忙道:“自然是可以的,难得少夫人有这等心。”便着下人将董璃送到了周淑玉那儿。

对于周淑玉,董璃自然是听任海提过,不过任海也只是简单的说一下而已,没有提及周淑玉似乎对他格外照顾的情形,所以她心里也不知,周淑玉早就对任海存了其它的心思。而她,现在只是满怀一颗感恩的心去探看周淑玉。

对于任海的到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