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2 / 2)

排得满满当当,也不怕这样下去,将太子掏空。

“青杏,将这个送到允公公手中,就说是给太子的。”调整好自己,王清如现下更多的是看戏的念头。

这般也好,省得太子只逮着她一人折腾,有人替她分担,倒也随了她的意。

至于太子如何作想,便不是她要考虑的事了。

太子看到那张纸,确实很生气。不过,如今他已经没有时间顾及后宅这些事了。

渊王殿下回京,揭露清河洪灾背后的真相,十万两修筑堤坝的款项,最后竟然只有两万两用在正事上。

这也难怪清河县的堤坝如此不堪一击,最终酿成兜不住的大祸。

此事曝出,震惊朝野,众说纷纭。

紧接着周廷玉按照正德帝的意思,在大朝会上,上呈各种罪证,最有分量的就是那本账册。

大大小小涉案官员,金额多寡每一个都列得极为清晰,单单涿州知府一人就占了六万。

因当时抓捕突然,涿州知府没来得及销毁重要信件及罪证,最终皆落在周廷玉手中。

他一一看过,发现通信之人未署名,可信内频繁提及西北、铁矿之类的字眼。

直觉告诉他,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铁矿国有,管控极严,皆由正德帝心腹负责。

按理说,旁人不可能有机会渗透,且长达两年之久。

这事周廷玉不敢透露给旁人,只与正德帝提及。

正德帝到底历经各种事,有处于帝王位置,立即想到问题所在。

“已有铁矿他们不可能有空子可钻,最大的可能便是私矿偷采。”

言及于此,正德帝脸色有些难看,“偷采铁矿不上报,他们会用来做什么?”

铁不同于银,银可炼制散碎银两,流通,可铁不行。

民间铁器使用制造皆有登记,打铁铺子所用的原料,皆在衙门登记在册。

“如此一来,也就只剩下军用武器了。”周廷玉神色凝重,“不管是私造卖给旁的国家,还是私造兵械,都是灭九族的大罪……”

周廷玉话止于此,留有正德帝思索的空间。

良久过后,御书房再次响起正德帝的声音,“此事暂且搁置,容朕让人彻查,涿州押送回来的罪臣,皆按贪污判处。”

正德帝有意不让周廷玉深入参与这些事,担心倘若真的是某个儿子要造反,周廷玉也会因此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