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2 / 2)

京城报娘 莫草 1438 字 7天前

看着阿蒙,抿嘴笑道:“朝廷不是广开言路吗?这也是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来想办法。”

阿蒙想了想,凝眉道:“恒娘,你刚才也说了,大娘们似乎对朝政之事不怎么感兴趣。我担心,你这个话题,只怕不能引起广泛的兴趣。毕竟,学习一道,并非人人视为乐途。”

她说得委婉,恒娘却明白她的言下之意。

男子读书,可以考进士,做大官,这是人人眼热的前途。可是女子学这个来,有什么用?

贫民女子,自古以来没什么识字机会。这些大娘们,她们的母亲,她们的母亲的母亲,都不曾识字,就这样懵懵懂懂活过来。

她们能有多少意愿让女儿去学习?便如翠姐儿、兰姐儿这样,同样的年龄,去帮人做工,可以赚钱补贴家用。

若是学男子耗在学堂里,岂不是生生多一张不事生产、只知吃放的口子?

恒娘想了良久,脸上慢慢浮现笑容:“我有办法了。”

第70章 共襄盛举

麦秸巷中。

当初恒娘租下的半爿门面已经扩大成一整间。破布帘子也换成两板齐齐整整的对开木门, 门口挂着一幅光泽可鉴的楠木门匾,上书秀逸不羁五个大字:“周婆言报社”,落款蒙顶客。

正是阿蒙所赠。

匾额亮堂, 字体鎏金, 看着很有气派。就是匾额周身缠着厚实铁链,别致得紧,有趣得紧。过往之人,都忍不住要驻足观赏一番。

当初海月送来之时, 恒娘十分高兴,即刻亲身上阵,挽起袖子,搭了梯/子, 噔噔噔爬上去,与老宣一左一右, 亲手挂好。

正摇头晃脑地欣赏着, 就见老宣感叹:“这楠木不便宜呀, 嗅其味,扣其声, 似是香楠木。恒娘, 你这副匾额,抵十年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