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娘看着她们,心口激荡莫名。良久,长长吐一口气,点点头,只说了一个字:“好。”
宣永胜握着筷子,看看恒娘,又看看对面的三娘,那双筷子愣是僵在半空,半天落不下来。
终于重重一拍,筷子落在桌上,大碗里的汤顿时晃荡起来。咬牙道:“我也出一贯,共襄盛举。”
恒娘看他一眼,张嘴正要说话,宣永胜双手一摇,急急忙忙打断她:“恒娘,莫要劝我。我是禁不得劝的。只要你一劝,我一定后悔。所以,莫劝我,莫劝我。”
和娘一愕,哭笑不得。
宣永胜似是怕她劝,果然起身,摇头咋舌地,掀了帘子,去他那半爿住地。
等他回来,手里果然拿了一个布囊,一副牙疼的表情递给她,别过脸去,抽着气说:“拿去,拿去,赶紧的,趁我后悔之前。”
恒娘想了想,果然含笑接了,柔声道:“我替天下的娘子们谢谢你,老宣。”
宣永胜晃了下脑袋,算是个不情不愿的回复。随即埋头菜汤炊饼,化解他一腔幽怨去了。
恒娘与三娘对视一眼,忍俊不禁,都笑起来。
忽然旁边响起一个清脆声音:“我也要出钱。”
恒娘与三娘一惊,都转头盯着九妹。她一张小脸涨红:“我也要替我的小伙伴出钱。”
三娘讶然,拉了她的小手,正要开口劝她。眼角瞥见恒娘朝自己摇头,不知她何意,只好住口不言。
恒娘望着九妹,微微笑道:“好。但是你现在还小,工钱都是三娘替你收着,季末也是你爹娘来收,没有你做主的分。这样吧,你出两文,其中一文是你的,一文算是你替你姐姐出的。这两文钱,便从你的工钱里扣,好不好?”
九妹眼睛闪闪发光,脆生生答道:“好。”
彼时屋里的几人都未曾料到,多年以后,九妹长大成人,成为本朝的文章大家。
终身以「周一文」为其名号,其文集也取名为「一文集」,便是为着纪念今日这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