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纨病愈之后,回到夫家,自此戒断荤腥,潜心礼佛,为姐妹往生祈福。”
“我记得,纨纨是我第一个孩子,自幼得足全家宠爱,在家时,诗中全是一派‘寂寞小庭春去后,倚风含笑索新诗”的娇俏,「古今摇落尽,流水独滔滔」的豁达。她去后十年,夫家来扶棺,顺路送回她婚后笔墨,我一一检视,竟是通篇的「听秋声、萧瑟夜蛩清,心如死」,「病骨支离,年华屡换,罗袖长啼血」。”(明?叶纨纨)
恒娘于诗句不甚精通,却也听出其中凄苦自伤的味道。三娘雅爱诗文,听到这些词句,更是心中摇动,举袖拭泪。
袁夫人却没有落泪,她眼睛干涸,如枯井一般,望着恒娘:“我的女儿,个个都学了诗书,才华卓绝,慧思明巧,不下男子。可我哪里知道,这不是爱她们,却反是害了她们。
她们若是与世俗女子一样,柔顺庸碌,无才无思,只以夫君后宅为念,此时应已儿女绕膝,一辈子平安顺遂。”
放下捧了半天的茶杯,伸过手去,一把抓住恒娘手腕。
手指枯瘦,却如山鹰一般有力。
她死死盯住恒娘眼睛,一字字说道:“文章才藻,非女子事。你想开女学,让女子入读,不是为她们发声,反是害了她们终身。”
门外一阵嚷嚷声音,恒娘抽出手,返身拿了一袋钱,出门查看,原来是老宣领了军巡铺的人来。
巡警见并无异状,顿时恼了,骂着老宣戏耍官差,要把老宣锁拿问罪。老宣急得跳脚,赌咒发誓。
恒娘陪着笑脸,给官差们散了厚厚一笔跑脚费,方才打发了他们,骂骂咧咧地走了。
老宣进了门,兀自气得粗声骂人:“不知是哪来的破落户人家,荒庙里癞神,下次让我碰到,非……”
话没说完,看到室内有女客,连忙闭嘴,拉了正抹着眼泪的九妹,小声跟她打听。
恒娘重又坐回袁夫人对面,迎着袁夫人固执的目光,缓缓道:“夫人后悔让孩子们读书,我一生最大的悔恨,却是未曾有机会读书。我的悔恨,与夫人的悔恨,并不相同。”
手慢慢在桌面握紧,凝视着袁夫人,问道:“可我的悔恨,夫人的悔恨,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令爱她们,可曾后悔?她们,若是有机会重来,可愿做个无知无识的人?”
“她们?”袁夫人空茫了一下,轻声自问:“她们可愿庸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