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田丰、沮授地反对,以后的事情商议的特别的快。
郭图提议让陈琳写缴文讨伐曹『操』。
陈琳,字孔璋,文才斐然,做过汉灵帝地主簿,董卓之『乱』后避难冀州,袁绍慕名,经几次劝说,陈琳才答应为袁绍效力。
袁绍看出他不是运筹大事,出谋划策的角『色』,就让他作了一个县太守。
陈琳的文采确实不错,洋洋洒洒一千七百多字,不但把曹『操』前前后后骂了一通,就连他祖父曹腾都被骂了进去。
袁绍看后大声叫好,立刻升了陈琳的官职。
最后,也就是准备出兵之前。
许攸突然向袁绍提议重用刘备,说刘备是世间英豪,放任不用,实在可惜。
袁绍也觉得许攸说的有道理,不顾沮授反对,就任命刘备为自己的客卿,替自己出谋划策。 他觉得刘备就在他的身旁并不碍事,他有那个本事看的住他。
可是,他太高估了自己,也可以说小看了刘备。
刘备有一种常人没有地亲和力,凭借着出『色』的外交手段,很快的就得到了袁绍的信任。
在刘备的劝说之下,袁绍放了被关在狱中的田丰,并没有责罚于他,只是降了他的职位。
不过,田丰并没有因此而感动,反而后悔没有依照沮授的提议,将刘备斩杀。 看着混地如鱼得水地刘备,田丰只能望之而叹。
建安四年(公元二零零年 八月十六日。
从第一次决心征讨曹『操』的军事会议算起,大约有整整九个月地时间。 也就是说,袁绍用了九个月的时间积极备战,已经初步完成了南征军团的准备工作。
在大军临行前,袁绍又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这次文臣武将都有的参加。
众人都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最后,袁绍向刘备问道:“玄德有何高见。 ”
刘备起身走在一旁的地图上,说道:“此次南征,主要目标毫无疑问就是国都许都。 从邺城到许都大约八百里的路程,纵然没有任何『骚』扰,大军也将要行大半月时间。
因此,备觉得必须在黄河战场附近立一前哨,为全军的临时指挥处。 由于渡河战线有两条,分别是白马和延津。
所以,临时指挥处必须是这两地的中间,依照地图上显示,最为适合的地方就是黎阳。
备思虑再三,觉得最直接又有力的行军路线是由白马或延津渡黄河,经过酸枣,渡阴沟水和北济水抵达阳武,再渡过官渡和渠水,便可一路南下,直捣许都。
这条进军路线,也正是曹军最主要的正面防线。 如此一来,司隶区的河内郡和青州,便成了这个主战场的左右两翼辅助战线。 若曹『操』死守正面。
则在左右两翼辅助军团便可直接南下,迫使曹『操』不得不分兵三面应敌。
这样一来,曹『操』正面的守备力量必然薄弱,我军以强势攻敌之弱势,何愁曹『操』不灭。 ”
“妙、妙、妙……”袁绍一连说了三个妙字。
刘备所说的战术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针对曹『操』弱点最适合的一种,就连想挑刘备刺的田丰、沮授也无话可说。
刘备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望了四周一眼,安心的松了口气,他的强项在于用人,并不善于行军战术,这套战法是他二弟关羽和好友田豫合力设计的。
看来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田豫原为公孙瓒的部下第一谋士。 他智谋出众,当年公孙瓒五千精兵马踏袁绍四十万大军军营时,就是他出的计策。
公孙瓒失败后,就被袁绍生擒,投入袁绍麾下,但不得志,刘备知道后,凭借以往的关系,很快田豫就变成了他的心腹谋士。
袁绍看了众人都同意刘备的建议,也就下令道:“颜良、文丑,你们二人分别领军二万,驻扎于白马、延津,等候命令。 ”
“主公,打战这等大事,岂能让两个莽夫出战,末将愿为先锋,势必为主公击破延津的于禁部队!”一个傲慢的声音从堂下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