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 入主中原 第五十九章 聚众闹事(1 / 2)

三国王者 天豪 1983 字 3天前

第五十九章 聚众闹事

赵云听了韩莒子的话,沉默许久。 难怪主公说一个老兵的价值,在关键的时候抵得上一个将军,看来真的不假。

公孙瓒是当世上少有的骑战高手之一,麾下“白马从义”纵横塞外,所向披靡。 塞外之人,人人谈之而『色』变,尤其是白马阵名闻天下。

纵然是在大汉也鲜有敌手。

可惜,公孙瓒太过专横,不听他人之言,自大的以为“白马从义”所向无敌,被深通羌斗的麴义利用骑兵的弱点,以大破于界桥,此战后,“白马从义”损伤待尽。

后来,公孙瓒被困于易京时,又重新组建“白马从义”,借助五千“白马从义”之威在袁绍四十万大军内,来去自如,着实是骑兵中的典范。

可惜,最后公孙瓒中伏,“白马从义”陷入袁绍十余万大军的埋伏,存活下来的寥寥可数。

人才并不是不存在,只是有两个区别。 一个被发掘,令一个是没有被发掘。

古语云:“韩信点兵,多多宜善”。

这并非是说杂七杂八的人都可以加入韩信的军营。 而是韩信可以合理的利用每一个人的长处,每一个人的短处。 纵然兵在多,他都可以合理的分配,有效的运用。 比如说:善于偷窃的士兵,韩信会让他去刺探情报;腿瘸的士兵,韩信会让他刷锅煮饭;好勇斗狠的士兵,韩信会让他出现在战场的最前端。

绝对不会出现让小偷管帐,跛子冲锋,勇士站岗等用人不察的情况。

而韩莒子在公孙瓒麾下效力十数载,通晓骑兵公孙瓒的“白马阵”,绝对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他的才干不在于冲锋陷阵,而是在于经验。 从军二十年所学得地经验。

自己虽然不奢望能成 为韩信这般出『色』的大将,但也要向他看齐。

想到这里,赵云长长的嘘了口气,说道:“韩莒你子是否能说说跟公孙将军打战的经历?”

韩莒子察言观『色』,见赵云很有兴趣,晓得自己只要让眼前这位将军高兴,自己的『性』命就无忧了。

他兴致高昂的说道:“就在中平四年,乌丸首领丘力居与张纯起兵叛『乱』。 当时,丘力居有三万骑兵 ,而公孙将军却只有五千,其中只有一千‘白马从义’,其他都是杂兵,步骑皆有。

两军当时在石门交战,要知道乌丸人高马大,他们的战斗并不差与鲜卑、匈奴。 人人都对此战毫无信心。 毕竟人数相差太大。 五千对付三万骑兵本来就毫无胜算,何况五千士兵还不是精锐。

说实话,那时我胆都吓破了。 可是,公孙将军却‘哈哈’大笑,他让四千杂兵都带上弓箭。 分为两翼,左右各二千,而白马从义为中坚,分为两校。 一校在中军诱敌。 一校待命。 后来,乌丸三万骑兵齐冲。 公孙将军却分开左右两路杂兵放乌丸入内,而诱敌的白马从义再度分为两队,左『射』右,右『射』左,带领杂兵一通『乱』『射』。 乌丸骑兵数量过多,中部一『乱』 ,全军顿时无法指挥。 『乱』成一团。 杂兵箭『射』不断,乌丸后军想向前冲,中军又动趟不得。 除前军外,三万骑兵大部分陷入瘫痪。 而公孙将军带余下白马从义以最快地速度,突破乌丸前军,杀入了混『乱』不堪的中军,左右两翼也形成包围之势,一番血战后。 公孙将军成功的大破乌丸三万骑兵。 ”

“好高明的战术”赵云听了两眼放光。 “公孙将军竟然将兵法融入战法中去,先诱敌。 然后在放弃骑兵的冲击力,改为『骚』扰,先『乱』敌,在破敌。 ”

他花怒放,重重一掌拍在韩莒子肩膀,大笑道:“韩莒子,愿不愿意在我手下干,我任你为校尉兼骑兵教习,将公孙将军训练骑兵的方法以及用过的战术通通借鉴过来,用在云的这些部下身上,你看如何?”

赵云满怀期盼地看着韩莒子。

韩莒子震惊的说道:“这、这、这……回将军、军,小、小的愿、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