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 入主中原 第一百零四章 紧急信笺(1 / 2)

三国王者 天豪 2401 字 3天前

第一百零三章紧急信笺

孙灿军含恨而出,而袁绍军却毫无防范,结果自然不言而明,袁绍军被杀的大败,仓皇逃窜。

孙灿军一直追杀至袁绍寨前,方才罢休。

袁绍此刻窝了一肚子的火,他不明白自己明明兵多将寡,实力非凡,远在孙灿之上。 可是为什么和孙灿交锋的自己总是败多胜少。

一点点损失并不能撼动他的实力,但失败的感觉却让他有种喷血的冲动。

“去把审配给我叫来。 ”过了许久,袁绍渐渐冷静的下来。

“主公!”审配恭敬的对着袁绍行了一礼。

袁绍有些不满的看着审配,道:“正南先生,此次战败你要服全责,明明有妙法破城,你却劝我暂时不用,带领十万士兵前去骂阵,挫敌士气。 这下倒好,对方的士气未挫成,反而送给了他们一次胜利,大大的增强了他们的斗志。 ”

审配一脸无辜,这怎么怪到自己头上了,自己只不过是想利用士兵的优势,压压对方的气势,然后从侧面的显示自己对汝南的无能为力。 可是,你不但将孙灿军的火气给骂了出来,反而,让自己的士兵在太阳底下暴晒三个时辰,以至他们的体力消耗过甚,无力战斗,这才导致对方有利可趁,将我军杀的大败。 这关我什么事情啊!

心中这样想,嘴里了不敢这样说,他之所以比田丰、沮授混的好,就是因为他知趣,若是田丰、沮授在此,一定会说袁绍的不是,引起袁绍的反感。

审配却不会,他叹道:“谁知道那孙灿比猴子还精明三分。 一有可趁之计,就被他逮到不放。 ”

这话一出,便等于默认了袁绍的指责。

袁绍也明白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他,只是自己心里气不过而已,开口道:“算了,过去的事情就别在说了,说说当前地事情吧。 ”他指着桌上的一叠信函,道:“这些就是我准备送给我袁家在汝南城中的那故吏、门生、宾客的秘信。 你给出个主意。 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汝南,最好一举将孙灿生擒。 ”

“这么快!”审配吃了一惊,依照他的打算是越慢越好,待时机成熟,方能一战而擒孙灿。

袁绍点头道:“我等不了了,越快动手越好,免得节外生枝。 ”

审配第一次反对起袁绍的决定,沉声道:“主公。 依属下之见,此事急不得啊!”

袁绍惊奇的看了眼审配,以往要不是审配提计谋,自己采纳。 要不就是自己直接对他下达命令,他无条件地接受。 向今日一般,反对自己的意见,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遭。

袁绍很是好奇,不知道审配为什么在这时候反对自己。 便问道:“为何?”

审配神态异常的严肃:“主公离开汝南有多久?”

袁绍沉思了许久,道:“大概有三十余载了吧,具体我自己也记不太清楚了。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很得父亲袁逢、叔父袁隗的喜爱。 年少为郎,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 后来,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 之后,我就隐居在洛阳。 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与宦官斗争。 从那以后,我就在也没有回过汝南。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一片自豪。 当年,他孤身一人在洛阳拼斗,广交英豪,党人,赢得了“小孟尝”的称号。 这事一直以来都是他津津乐道的战绩之一。

审配目光望向袁绍,急切道:“如此更不应该如此急切了。 主公一走就是三十余载。 于故吏、门生、宾客之间地关系必然谈了许多。 无法分辩谁忠谁奸,若主公在未分清谁忠谁奸的时候。 就贸然行动,那万一有人告密,那主公岂不是功亏一篑。 不但如此,孙灿此人还善于捕捉战机,万一让他知道此事,一定会故意露出破绽,任我军行动,然后在关键的时候突然出击,将我军一举歼灭,如此不就等于平白无故的送给孙灿一份大礼吗?……属下一些愚见,望主公三思。 ”

袁绍剧震,事隔三十余年,汝南的一些好友心腹,到底变没变心,他还真拿捏不准,毕竟三十年已经是人生地半个春秋,他们分道扬镳都走着自己路,突然间要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改道,那真的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袁绍好象接受了审配的提议,问道:“那么先生对此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