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削弱实力 众军归心(1 / 2)

却说,孙策分兵两路,一路以孙策为首,程普为先锋,领精兵四万攻打拥有五万守军的南郡;一路以孙权为首,韩当、黄盖为先锋,领军三万攻打拥有一万守军的江夏。

也不知道是江夏的守将无能还是孙权的厉害,孙权大军顺江而下,一至夏口港,就打了镇守夏口港的士兵一个措手不及,战斗只过了一个多时辰就结束了,孙权大军顺利的占领了夏口港,直逼江夏而去。

江夏城外的孙权大营。

随着孙权出征的吕蒙对着满面阴沉的孙权禀报道:“启禀主公,孙策已经接近南郡准备攻打江陵港,根据宋谦传来的消息,周瑜为了攻下江陵港出了上、中、下三计。”

“哪三计!”阴毒的声音由孙权的口中传出。

吕蒙忍不住微微打了个寒颤,忙道:“上计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等天起大雾之时,用五千士兵吸引刘磐的注意力,再由孙策领大军过丐阳、华容直接攻打南郡,此计乃两全之策,如果南郡一破,江陵港自然就不战而降,即使南郡不破,那刘磐也会领军回南郡,届时江陵港也会不战而降;中计为火攻之计,利用北风将荆州的船只焚烧光,让荆州水军无用武之地;下计就是强攻。”

孙权一听‘周瑜’眼中的杀机就一闪而过,如果不是周瑜已经怀疑到了他身上,他还不至于如此的草率,他问道:“子明,宋谦有没有说孙策准备用何计?”

吕蒙回答道:“孙策用的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孙权听后,悠然道:“对我来说,这世上的人是敌则非友,是友则非敌。既然周瑜一心向的是孙策,就别怪我无情,你绝对想不到你一手带出来的将才,是我刻意派他去你那里的卧底,现在你居然让我的人来监视我,这未免太自大了吧?”

冷酷的笑声从孙权的口中传出,他行至吕蒙面前,友善的拍着他的肩膀,道:“只要你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

吕蒙急忙点头称谢。

突然,孙权询问道:“孙家三老,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支持我?”

吕蒙想了许久,道:“一定会!”

孙权奇怪的问道:“为什么?孙家三老对孙策一向就是忠心耿耿,我怕……”

孙权的话没有说下去,不过智慧过人的吕蒙也已经猜到了孙权的意思,微笑道:“这个主公一定是看错了,孙家三老自始自终只是效忠于二人,并不会发生主公想的那件事情。”

孙权不名所以,问道:“那两人?”

吕蒙自信的答道:“一个是已故的孙老将军,一个就是——孙家。”

孙权明白了过来,大喜道:“有子明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吕蒙拜谢,道:“如果不是主公提拔,在下只是一个只知道好勇斗狠的军营混混而已,现在主公的苦心栽培,岂敢不效以死力。”

孙权欣慰的点了点头,摆了摆手,支退了吕蒙,独自一人在想着心事。

良久,孙权披上大衣,带着十位亲信,出南边寨门,向北驰去。

在孙权大营北方十里外的一片树林外,孙权等十余人,不久便到了此地。

孙权谓左右侍从道:“你们几人在这里候着,别让任何人进来!”

“是!”左右侍从领命守在树林四周。

孙权步入树林,突然间,两条黑影由树上落下。

孙权好似认识他们,一点也没有半点恐慌,反而热情的上前打招呼道:“子覆、公绩,事情办的如何?”

两人拜道:“凌操、凌统见过主公,主公放心,江夏已经在我父子二人的控制中。”

孙权大笑道:“你们父子两人做的很好,不罔我对你们的苦心栽培,明日我会领大军前去攻打江夏郡,公绩武艺更胜乃父,就在城前叫阵,我会让韩当、黄盖两位老将军,出来与你交战,你武艺胜于此二人,明日你就将他们打成重伤,能不杀最好不杀,至于子覆你就领军潜伏在这片树林中,等攻城战鼓一响。你就立刻掩兵冲杀我军大营。”

凌操、凌统诧异的对望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解,不过两人还是知趣的说:“是,我等遵命。”

孙权想了一会儿,一条毒计跃于脑海,忙问道:“江夏郡守的大印在哪里?”

“在我这!”凌操应了一声,就从怀中取出一块大印递给孙权。

孙权将大印在衣襟上盖了一个印,就还给了凌操道:“千万给忘了你们应该办的事情。”

凌操、凌统齐声允诺。

油江河畔,一座较为雄伟的水寨屹立在此地,这就是孙策大军的临时水寨。

寨中,孙策和周瑜正在巡视军营。

此刻的孙策满面笑容,时不时和士兵们亲热的打着招呼,有着一股独特的亲和力,让人不知不觉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不过一旁的周瑜却是一副苦瓜脸,好象天下人都欠他钱一般,以往的儒雅风范通通都消失不见了。

周瑜的变化自然瞒不了与其一起长大的孙策。

这不,孙策又开始关心起他来了,只听孙策道:“公谨,你我相交有近三十年了吧?”

周瑜随口应了一声:“是啊!”

孙策望了周瑜一眼,道:“既然都是三十年的朋友了,为什么还将事情藏在心里呢?不可以拿出来分享一下吗?”

周瑜心中微微一叹,知道就算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孙策也不可能相信,微微摇了摇头道:“没有什么大事,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些烦躁,好象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般,对了,我军的军粮不多了,仲谋将粮食送来了没有?”

孙策欣慰的笑道:“仲谋不愧为父亲大人的儿子,第一次出征就在短时间内就打下了夏口港,用不了多久,我看就连江夏也要攻打下来了,至于粮食公谨放心,军中粮草还可以支持十日,仲谋是我兄弟,一定会在有效的时问内,将粮草送到的。”

正聊间,突然一位老将程普来到孙策和周瑜的身旁,急切道:“二将军在江夏战败,派了一位使者前来求援。”

孙策顿时脸色大变,忙道:“使者在哪?使者在哪……”

程普见此时的孙策有如一头受伤的猛虎一般,不敢有任何犹豫,开口道:“我让他在大帐等候。”

孙策二话不说,急忙向大帐跑去。

大帐里,跪着一个孙兵小校,其呈上一封信,孙策展目一看,是第二路大军统帅孙权写给自己的求救信,只见信中道:“弟前日攻打江夏与之交战,奈何城中有一员青年大将,名为凌统,连续将韩当、黄盖两位老将军打成重伤,弟一时不察,大怒之下,就下令攻城,结果被两面夹击,大败,退回夏口港,由于凌统厉害,我军士气低落,请大哥让程普,程将军助弟破敌。”

孙策将信交给了周瑜急忙道:“程老将军。麻烦你立刻领一万精兵前往江夏助二弟破敌!”

“不可!”周瑜急忙制止道,“伯符,我军四万攻南郡五万,本来就有些吃紧,如果再调离程老将军和一万精兵,那我军要想攻克南郡就更加困难了。”

孙策眉头一皱,反问道:“公谨,你这是怎么了?江夏的重要性你不可能不知道,就算拿下了南郡,江夏还在敌方的手上,这有什么用?对方随时随地都可以拦截我军粮草,到那时,除了全军覆灭,就只有放弃南郡这两条路,以你的智慧怎么可能犯这种错误?”

周瑜呆了片刻,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走回大帐。

这时候的周瑜可是郁闷透顶,虽然种种迹来都可以察觉出孙权有一丝丝的谋反预兆,可是他却毫无办法,他根本就没有证据,有的只是一些猜测,这些猜测证明不了孙权会谋反一事,即使是说出来也无济于事。

现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用来监视孙权的吕蒙,可是他不知道真正被监视的是他自己,吕蒙一开始就已经被孙权拉拢了过去。

此时此刻,罗灵风正在荆山训练着高顺的五百‘陷阵营’以及六百名武陵蛮族最精锐的战士。

这日清晨,大地上的万物刚刚被初升的朝阳洒上一抹金黄。

在荆山角下,一阵军鼓雷动:“咚咚咚咚……”,雾那间沉闷而庄严的军鼓声迅速在整个荆山上空回荡起来,一时间,迅速的打破了荆山的宁静。

鼓声刚起,千名将士听见鼓声,飞似的从铺上爬了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披甲、持戈,奔向规定的集合点而来。

只是片刻,五百‘陷阵营’与五百武陵蛮族已经集结完毕,一千名士兵敬畏的望着早已经在战鼓前等候他们到来的罗灵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