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毒辣的孙权(2 / 2)

经过了整整近一个月的攻防战无论是孙策军团还是江夏的凌操军队、各自的士兵都已经到了疲惫不堪无力为战的境地,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以及被鲜血染红的大地,都证明了这场战争的残酷,遍地都是痛苦扭曲的身体,折断的旗帜,断裂的武器,燃烧的火焰未干的血迹,死亡的气息直白而浓重。

这一个月的间断攻城让身经百战的程普感受到自己的对手并非是庸俗之辈那么简单,在这一个月中江夏守军所展示出来的素质似乎与自己所带来的精锐军队没有任何的差距,与之前数次与刘表军交过手的他来说,很难相信这个事实。

不过,事实就摆在他的眼前,他所带来的万余精兵几乎全部都战死于江夏城下,战斗之惨烈,可想而知。

虽然江夏牢不可破,但是程普依然安排了明日全力攻城的方案,还亲自来到孙权的帅帐,将这个情况郑重的提出来。

他也是无奈,江夏郡是一个战略要冲,对于孙家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地理因素,若是江夏不破,孙家便无力南征。

孙权仔细的听完程普的报告,脸上呈现出一副严肃的表情,对程普说道:“程公(在孙策军中,程普资格最老,最年长,众人皆呼其程公),江夏郡不同于以前那黄祖的毫无组织、纪律、装备的杂兵,再则城中凌统武艺不在将军之下,老将军年势已高,恐未必是其对手,若有闪失,岂不坏了老将军一世英名,我看不如等子烈(陈武)、文圭(潘璋)二位将军赶至,再另做打算。”

孙权所说之话有两层意思,好听的可以说他是关心程普,难听的就是指桑骂槐,嘲笑其年老,本领不及陈武、潘璋两人。

而程普显然是从后者的意思来理解的,其年岁以大,脾气自然是旺盛了一些,要他承认自己不如陈武、潘璋这些后辈,是万万不能的,对于孙权态度便有些不满,怒色聚于面上,忍气道:“普自随破虏将军(是指孙坚)以来,征战数十年,什么战没有打过,岂会被小小的江夏给难倒,普愿立军令状,十日之内,定破江夏!“

孙权见程普已经上钩,心中一喜,但却丝毫没有表露出来,只是露出了满意笑容,豪迈的说道:“很好,程公不愧为我军第一大将,只有这样才象我们孙家首席将军的作风,明日我必将亲率三万中军为程公压阵,助公破城。”

孙权一面不动生色的激程普出战,让他亲口立下军令状,意图让他手中效忠于孙策的士兵前去送死,并拖住程普令其无法察觉自己的小动作,另一方面又看似大度的宣布自己支援程普明日的总攻,免去了日后落下的任何口实,又可以拉近自己与程普的关系,真可谓是一举数得也。

程普来的目的已经达到,见孙权如此帮他,先前的不快已经消失了不少,行礼退去。

孙权看着程普离开了大帐,不由阴阴一笑,问道:“仲坚,孙策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孙权话一闭,帅帐屏风之后就转出一人,只见此人丑陋无比,脸上仿佛挨过千万刀,一条条纵横交错的伤疤,布满了此人的面孔,令人望之生怯。

阴沉的话语由此人口中传出:“回主公,根据内线和长江两岸经验丰富的渔民所言,不过十日,江面上必然会起大雾,此雾正是孙策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中最重要的关键。”

孙权淡淡的说:“此计的成功率有多大?”

“十成!”那人毫不隐瞒的说:“刘磐多勇而少智,绝对不可能是周瑜的对手,南郡一战可定。”

孙权微微皱了皱眉头,道:“那应该如何是好?孙策只要一夺得南郡,必然就会领兵前来攻打江夏,公绩虽勇,却绝对不是孙策的对手。”

那人冷声道:“眼下就看主公是杏真的下定决心了,周瑜己经在怀疑我们了,如果不尽快下手,主公的雄心壮志,只会化为尘土。”

孙权双眼杀机一闪而过,笑道:“仲坚既有计策快快道来,无论是谁,只要阻挡在下霸业者,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好”那人笑道:“周瑜领军打仗的确非常出色,然本性纯良不屑于阴谋诈术,就算他有提防,而孙策轻而无备,必不肯听,岂脱我手?嘿嘿。”阴阴的笑了笑后,接着问道:“不知在下让主公准备的东西可在?”

孙权想了一会儿应了一声,从怀中拿出了那块盖有江夏太守大印的绢布递给了那人问道:“仲坚要此物有何用?”

那人笑道:“儒在这印有太守大印的绢布上记载下周瑜的计策以及行军路线,并约好一起夹击孙策的奇兵,在江上孙策纵有通天之能也无法发挥实力,四面合围孙策、周瑜死无葬生之地,另外,我已经准备好了一系列周瑜通敌的证据,只要计划一实施,儒保征周家上下鸡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