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灵风一时间也没有想到王朗会如此不 故身份地大吼,竟被他将话题,转道了正题上,他哈哈大笑道:“我军奉诏讨贼,安能给乱臣贼子,下跪。你老若是还知道些仁义道德的话,还是趁早归降。免得遗臭万年,为天下所不耻!”
王朗慷慨陈词道:“天数有变,神器易主,均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道,万法之理也。然自桓灵帝以来,黄巾猖獗,诸侯争风。
降至初平建安之年。逆相董卓惑乱宫廷,贼子李催,郭汜继虐长安;伪帝袁术悟号于寿春,还有袁绍称雄于邺上,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兖州。华夏大地,盗贼蜂起,奸雄乱国。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主大汉魏公,自陈留起兵,二十余载间,扫清,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敬仰。非以权势定论,此乃天命之所归也。我主魏公。神文圣武,。英明睿智,处中原之地,以治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韩信。陈平择木而息,换了千古美名。今公蕴大才,抱大器,才智不亚于当年韩信。陈平。为何强欲逆行天理,干失天道,伤人和,背人情之事耶?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你等腐草之淡淡萤光,怎能于我主那天心皓月相比?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他洋洋洒洒,有理有据,自以为罗灵风听了会惶恐汗颜,伏地请罪。岂料罗灵风哈哈大笑,“我以为汉朝良臣元老,必有高论。岂不料竟出如此幼儿之言!你们听着。昔桓灵帝在世,汉室正统凌替。十常酿祸。国中内乱重生。四方扰攘。至黄巾之乱以后,董卓、李催、郭汜等。不忠不义之倍,接踵而出。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我素知你王朗,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人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曹操逆贼,意图取我大汉!此举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你肉!今幸天意不绝我大汉,秦侯仁义无双。我今奉秦侯,圣上之旨,兴师讨贼。你既为制议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荀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
好一通叫骂,让王朗再次无言以对。
王朗气的浑身发抖,面色一阵青,一阵白,良久才道:“罗麟小贼,你给我记着,今日之耻,日后定当百倍奉还。”
罗灵风岂能让王朗如愿,怪叫道:“呦呵,您老人家此话何意,你又不是娘们,我记着你干什么?莫非……难道……”罗灵风脸色变来变去,突然,大叫道:“我想明白了,你老不但行为不检,好色成性,还有断袖之痞,龙阳之好。好一个男女通吃的王景兴,小子实在是佩服!”
罗灵风次言一出,全军哄然大笑,就连曹操军中的军士,捂嘴偷笑的也比比皆是。就连曹操也不例外。
可怜老王朗以耳顺之年,在两军阵前受罗灵风如此羞辱,顿时,气满胸膛,又羞又恼又气,面孔由红变白变青在由青转黑。突然大叫一声“气煞我也!”栽于马下,当即气绝。
曹操见王朗被罗灵风骂死于阵前,顿时大惊。
罗灵风抽出刘备的宝剑,下令道:“高顺将军为前锋,在前头对敌,关羽将军攻击敌方右翼,典韦将军、黄老将军攻击敌方左翼,出击!”
“杀……”
“杀……”
“杀……”
刘备大军人人举起了手中的兵器,大吼了三声,在诸将地带领下向曹操杀去。
曹操大军很明显慢了刘备军一步,虽然这是一步,但这就向拔刀和未拔刀的情形一样。毫无疑问已经拔出刀的士兵,他最有希望将自己的刀砍在未拔刀士兵的身上。
慢这一步,也就意味着刘备的军队比曹操的军队多的一分士气,多了一分准备,多了一分冲击力,同时也多了一分优势。
在两军接触地那一瞬间,士兵们习惯性地发出闷沉而有节奏低吼,就连战马也在这吼声中不安分的嘶鸣起来,最先和敌人交手地是高顺的陷阵大军。
毫无疑问,要论冲锋陷阵,在刘备军高顺若任第二,那没人敢任第一。虽然高顺的武艺并非出众。
这次,高顺用的是善于打混战的阵型。他将藤甲兵放在第一位,长枪兵居于第二,轻步兵次之,轻骑兵殿后。
只见。高顺让刀枪不入地藤甲兵站在最前头,那藤甲兵不畏惧对方刀剑,人人手上一把流线,带有血槽的战刀,毫不留情的劈砍了阻挡他们地士兵。
敌方若非劈中藤甲兵的眼睛,手腕,以及腰部,其他地方几乎就不能伤到他们。因此。在混战中大占便宜。
藤甲兵在藤甲地庇护下,越战越勇。
当然,在残酷的战场上并非只有刀枪剑戟才能杀人。
曹操很快意识到了藤甲兵的弱点,三千多铁骑,就对着藤甲兵冲了过去。
很显然,曹操是打算以骑兵的冲击力,将藤甲兵冲倒,在战场上不可能出现停步扶起倒在地上地战友。这感人一幕。他们都是老兵,知道自己要是停下来扶地上的战友,那死地人会更多。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踏着战友的身体,继续前进。用敌人的鲜血,来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曹操知道骑兵的武器未必能够伤害到藤甲兵。但是步兵科地士兵绝对不可能能够抵挡的起骑兵地相撞。
可是曹操失误了。高顺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士兵出现如此大的破绽。
高顺挥动着长枪,大喝道:“甲兵,结阵,枪兵。出击!”
高顺那喝声,被人海的喊杀声完全覆盖了,不过高顺长枪打出的指令已经传递到了战士们地心中。
陷阵军团地战士们在一遍又一遍地刻苦练习下,别说是枪语,就连高顺起身,士兵们都能猜出高顺是去大解,还是小解。
长枪队前三排集体前伸着长枪,脚熟练的顶着对方地脚后几排的士兵则用身体撑着前头士兵。一个挨着一个。前头的藤甲兵也退入了枪阵中,不过并非全部撤退。在枪兵的前面还有一层藤甲兵。
陷阵军团的长枪都是经过户部的认可、罗灵风的同意、刘备的批准,所造地最坚固的长枪,一支长枪的含铁量是标准长枪的三倍。
一加一未必完全等于二。这铁量是标准长枪三倍的长枪,它的质地未必就是标准长枪的三倍。经过测试这一杆长枪的质地,是标准长枪地五倍。
曹操地铁骑不畏生死的冲入了“陷阵军团”地枪阵中。
锐利的长枪顿时刺破了撞上来的战马的喉咙。不过马速依旧不减,强烈的冲击使得铁制的长枪弯了起来。
第一排的士兵支持不住了,长枪脱手。第二排的长枪挡住了攻势。相对来说。这对骑兵的冲力力。已经大大的减弱。可以说明的是这减弱的力量足以冲破三层枪阵。
这时,高顺又举起了长枪。
原本。半蹲在前方的一排藤甲兵一个地毯,战刀就对着马腿砍去,战马一倒,冲击力立刻大减,在破了三层的曹军铁骑后,已经没有了骑兵那可怕的冲击力。位列在最后方的骑兵队,这时也派上了用场。他们迂回到了前方掩护着枪兵,让他们一个个的将曹军士兵由马上挑下来虐待。
至于在三层的轻步兵,他们就显得轻松多了。他们的任务就是以他们卓越的灵活性能,将一个个被冲散,冲跨的士兵,送入地狱。
看了高顺的出色表现,罗灵风只能用“精彩”二字来形容。
其他两队的士兵也表现的很好,但是和高顺比起来就有些差距了。
关羽这一路,遇到了“黄须儿”曹彰的阻击。
“黄虎军”是有曹彰一手带出来的。曹彰勇猛善战,是曹操最喜爱的儿子之一,“黄虎军”也得到了曹操重视,在装备上由胜于“青州兵”。当年曹彰在幽州任太守时,由于心性好战,数次以“黄虎军”北上以战养战,最值得夸耀的就是“九征余夫”,一年之中,连征九战,打的异族闻“虎”旗而变色。
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随着曹彰的好战,节节上升。不过后来曹操定都与范阳,曹彰就被调任到了青州,在青州训练“黄虎军”。
这“黄虎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