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话还没说完,就忽然看见了母亲脸上的泪痕。
“娘?”她竟觉有些无措,只能慌张地把对方搀扶得更紧。
蒋娇娇从未见过母亲落泪。
然而金大娘子的眼泪此时却像是决了堤的洪水一样,从无声,呜咽到大哭,不过短短几息。
她歪倒在了女儿的怀里,泪如泉涌。
“我没有爹爹了……”
蒋娇娇将她反复念叨的这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第134章 定下 剧情。
重阳节这天, 高遥亲自上门来送追节礼,见到沈庆宗后问候过几句,就提到了陶宜和蒋黎的婚事。
“计相要续弦蒋氏的事朝里已经传开了, 就连官家都问了两句。”高遥说道, “岳丈与陶相公本有同年之缘, 又与蒋家是多年邻里, 这往后正好可以多走动。”
沈庆宗这两天也正在为这事觉得心情复杂。
如果可以选择,他此时此刻倒宁愿自己和蒋家不相熟, 偏偏高遥还来跟他说以后可以借着这层关系多走动, 他更觉不是滋味。
“没有这个必要吧?”沈庆宗语气淡淡地说道,“你们和计相本就不是一路, 我若与他们走得近了, 对家里只怕没什么好处。”言罢略略一顿, 他又道, “再说人家肯定也防着我。”
高遥也理解他的想法,于是索性把话说得更明了些:“计相这次也算是和谢无晦联了姻,我听大丞相说,他还不准备宴请客人。那番说辞明着是道续弦不想折腾, 但依我看多半是不知道该请谁——又或者, 是故意让人摸不清他。”
“岳丈何不往深处想想,这意味着什么?”高遥提醒地道, “陶相公既然可以和谢修注做姻亲, 那会不会也有可能改弦易辙?就算他仍然站定亚相一派,那以岳丈您的身份, 和他——还有蒋家多几分往来也是说得过去的,如此也能算是为子信留了条后路。”
沈庆宗琢磨了须臾,看着眼前这未来女婿, 忽觉恍然大悟。
“原来,子瞻你也并不是完全看好革新一派的。”他意有所指地一笑,说道,“只不知你父亲是何意见?”
两家既要结亲,便明人面前不说暗话。
于是他坦然地道:“家父以为,旧派势大人多,追随其间恐流于平庸。如今官家有意革新,大丞相更看重年轻才俊,随新派而上才更易获取机遇,只是风险也大。所以,身在其中,还是要给自己留有适当可转圜的机会。”
沈庆宗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所以说,其实你们父子还是中立的。”
不是疑问,而是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