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来的只是温淑琳身边的小丫鬟,既不能见面,可他心中还有许多话想说,他冒昧拦住柳眉。
柳眉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
柳眉作为一个丫鬟陪在温淑琳身边多年,家中表少爷一向是把她当下人来使唤,只有眼前这读书人居然这般有礼称她姑娘,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当然可以,苏夫子还有什么事?是我家小少爷在学堂怎么了吗?
两人移步至一旁,苏永文微红着脸摇摇头,不管阿旭的事,是这支支吾吾了好半天,他掌心都紧张的出汗了,才道:我有些话想对你家姑娘说。
说完,从袖子里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可见不知是在手中握了多久,这封信烦请柳眉姑娘代为转交可否?眼巴巴的望着对方,他生怕被柳眉拒绝之后,再难寻其他接近温姑娘的办法。
柳眉跟着温淑琳,话本子的那些也是看了不少,她算是看出来了这傻书生打的是什么注意,心里偷着乐,带信可以,不过我家姑娘是否愿意回你,我便不知了。
听她愿意帮忙,苏永文心里只有感激,哪还敢要求其他,没关系的,柳姑娘,你肯帮我带信我就满足了。
柳眉私自觉得这姓苏的穷书生倒是比表少爷要讨喜的多,表少爷不过才考上一个秀才便傲气的很,瞧人家这苏夫子,已经是举人了待她们这些下人还这般谦逊有礼。
是以回到家中,柳眉将两人的话原封不改的描述给温淑琳听时,还边说边笑着打趣的夸他。
夫人,你是没看到那苏夫子的模样,一听我愿意为他带信,高兴的快要疯了。
温淑琳也听的跟着发笑,好了,好了,你别这样在背后说人家。
柳眉察言观色,是是是,不说那姓苏的穷书生了,待会儿夫人该心疼了。
这丫头,越发胆大了,温淑琳无奈,只能将她支开,柳眉!快去厨房看看,今日吃什么?
柳眉又笑了起来,好,我这就去,不打扰夫人看信。说完还别有深意的看了那信封一眼。
温淑琳视线落在那封皱巴巴的信上,不知的怎的,想到那日山上他安慰她的样子,心中一动,拿起信拆开当真便看了起来。
信封外头一片空白,想来是怕万一落到别人眼中横生枝节。
温淑琳勾唇一笑,展开信纸,见字如见人,苏永文长得不差,一手行书写的也好,温淑琳自小爱写字,只觉得赏心悦目。
上书第一行便是,温姑娘,见信安好,后面又写道:莲峰山一事,是苏某之过,苏某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万望姑娘放心
温姑娘大义,甘在夫家守孝三年,照顾继子周全,苏某心中只觉欣赏,苏某等得起
在后面,生怕温淑琳看不见他的一片真心,便是又将自己家中的情况一一写与温淑琳知晓,家中虽只余寡母寡嫂和小侄,但胜在人口简单,母亲与嫂嫂都是好相处的人,温姑娘若愿意给苏某一个机会,苏家必不会负了温姑娘
落款则落的是他的字,苏永文,字留青,苏留青。
苏永文大考便在明年,就算名落孙山,好歹也是一名正儿八经的举人,却丝毫对她没有偏见,甚至甘愿等她出孝。温淑琳看完,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想想以往谢志清写与她的那些不切实际的风花雪月,在看看苏永文写的全是以实俱来,以及将来的打算,两相比较立见真心。
只是她心中还有一事担心,于是她提笔回了封信,大意便是,结亲乃是结两姓之好,结的是你情我愿,而不是为一己责任与恩情,夫妻恩爱才是维持婚姻的长久之道,以此委婉的拒绝了他。
柳眉下午去接阿旭时,苏永文依然等在书院门口,只是一见她,人就有些紧张。
直把柳眉看得有些哭笑不得,笑着安慰她:苏夫子不必紧张,我家夫人有回信。不过
柳眉也是故意吊足了他胃口,才道:信中主子写的什么,是何意思,我便不知了。
苏永文紧张的的心终于松了些,向柳眉拱手作揖道了个谢,等回到家中才敢将信拆开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