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2 / 2)

他说:“我总惦记着,那么小的孩子得吃多少苦啊……”

秋仪的眼眶也红了。

她说:“是呀,苦尽甘来了。”

勤政殿,

天光透了进来,有人的睫毛颤动一下。

第92章

夏天走到的末尾。

树上的蝉鬼歪歪斜斜地好像已经要掉了下来。

京中一派祥和热闹,朝中也鲜少如此齐全。年轻的君王或许仍能看出些许病容,但是单看他走上御座时脚下沉稳的样子,朝臣的心中都送了一口气。

陛下暑热攻心染了急病,如今天气凉下来也就渐渐好转。

宁同河拱手立在下头,广袖宽宽迎风而动,虽在动处却万分安静。

王太傅告老宁家独大,宁同河当然知晓木秀于林的终局,因此一直默不作声。

国寺钟声鸣了五下,二十四礼官一次列开传唱。

本朝的皇帝大病初愈的好日子,也是第一艘齐国商船入水出海的日子。

少府卿秋翰躬身上前,拜别帝王。

齐坞生居高临下眼神中却都是平静,帝王微微抬手令臣子平身。赐下宝印、宝带,携天子令出海同诸国往来。

清俊的官员此刻意气风发,虽然前路亦并非全然明晰,但是心中所担忧之事已经悉数圆满。

当年站于东街巷口指着那百年梨花许下的誓言,如今也到了实现的机会。

「愿做梨花,芳香洁白。」

是国之忠臣,民之良臣。

兜兜转转两朝帝王,去过宗人府、掌过户部令,却最终在少府卿的位置上做出了一番功绩。

“此去海外,必珍重自身、扬我大齐国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依次叩拜,站于文臣身侧的一列是新科选中的女官。

平乱党、定西北。

开女官科举,建出海船舶。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一切尘埃落定,臣民无不拜服。

少年帝王的名字会记入史册,千古流芳。而昔日沉疴已经不足为诟病。

远处礼炮钟声响起,连成片的红色官服和天边初生的日头交相辉映,红的像烧的炽烈的火焰。

下了朝,

内务府的太监总管慌里慌张地候在宫中的长街上。

如今叛匪平定,前朝也安稳下来。皇上总得将心思分出一点来选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