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潇收回目光,下了马车。
扬州贡品案牵动陛下心绪,查案到现在,只不过揪出了几个无关紧要的七品小官。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被推出来挡枪的。
可皇帝要的显然不是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处置。
卫潇来的时候,陛下正发着火,往地上摔了一个砚台。
“一月之内,若不能彻查此事,朕要摘了你们的乌纱帽。”
孟景遥行了一礼:“臣有一个建议,地方之所以敢胆大包天层层克扣,实是因为山高皇帝远。若陛下派钦差查案,必能将案件审的水落石出。”
皇帝沉吟片刻:“那么爱卿觉得,应该派谁去做这个钦差?”
孟景遥道:“臣认为,这钦差应选一位公平正直、颇有威望的同僚。”
孟景遥的提议听着有理,但却颇有甩包袱的嫌疑。毕竟,这桩案件最难之处便在不得罪地方权贵的前提下,还能让皇帝满意。
钦差做的好了,是孟景遥提议的功劳;做的不好了,孟景遥全然可以把责任推到钦差的身上。
何况强龙不压地头蛇。即便是身负皇命的钦差,被动了的利益地方官也不会善罢甘休。此番查案,难保不会遇上危险。
而这些,卫潇亦不是想不到。
但这贡品之案,暴露的却是官员层层剥削,民众受苦的乱象。太平时日还好,若是遇上水涝旱灾,加之地方官员的加压克扣,难保不会有流民因吃不饱饭而起义。
前段时间的甘南起义便是一个例子。
皇帝正在思索之际,卫潇上前一步,主动请缨:“臣愿意去。”
卫潇回到将军府时已是傍晚,彼时斜阳西挂,落日熔金。
穿过垂花门,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沉香走到卫潇跟前,跪了下来。
“将军,我今日看到我们姑娘身上……”沉香欲言又止,“您与我们姑娘已经和离,奴婢斗胆请求将军,别做出有违风度的事情。”
她的心中总是将苏央装在第一位的。
卫潇是正人君子,便是已经和离,出了失忆的意外后,沉香依旧相信卫潇能够好好对待苏央。
可她今日见到苏央改了发髻、换了半臂、乱了衣衫。
她再不敢赌下去。
若是苏央恢复了记忆,知晓她在失忆期前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想不开该如何是好。
沉香磕了一个头:“将军,若我们姑娘想起了一切,您……”
卫潇打断她的话:“我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