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太喜欢师兄,母亲更喜欢师弟。
师弟与她同龄,小她两个多月,叫她一声师姐。
师弟厌武喜文,打小与她一起读书,他聪慧刻苦博学广识,父亲去世的时候,他已长成文质彬彬的翩翩少年。
他与师兄一文一武,陪伴在她左右,直到她十八岁。
父亲去世后,母亲陷入哀痛不能自拔,身体每况愈下,煎熬了几年,终是药石罔效病入膏肓。
母亲辞世前,唤来她和师兄师弟,交待了遗言。
母亲说,赵当家去世的时候神志不清认错了人,他的本意是要将女儿许配给师弟,害师兄误会这么多年,她心中十分愧疚,她要女儿把白沙洲的首领位置让给师兄,做为对师兄的补偿,然后跟着师弟去往鄯善成亲安家,从此不许踏入白沙洲半步。
母亲强撑着力气殷殷叮嘱,一双眼期盼得看了这个看那个,三个人默然交换着目光。
三人从小一起长大,小事上虽有纷争,大事上却从来默契,父亲去世后,三个人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关,如今父母俱亡,她相信三个人会更加亲密。
于是三人齐齐跪下,跪在母亲病榻前磕了头,立誓遵守母亲的遗言。
她打定了主意,为了让母亲安心离去,暂时答应下来,待到为母亲办过丧事,再与师兄师弟一起商量。
他们什么也没有说,默然陪着她守灵出殡,直到将一切安顿妥当。
她一直以为,师兄师弟与她是一样的想法。
母亲下葬当日的夜里,她派人去找师兄与师弟,二人均未赴约。
她这才知道,师弟趁着葬礼,背着她和师兄到处宣扬,宣扬师母临终前,将师姐许配给了他,对于母亲让师兄做白沙洲首领之事却只字不提。
母亲下葬之后,师弟迫不及待到聚义厅拿出母亲交给他的信物,准备在亲信的拥戴下,窃取首领之位。
而师兄不告而别,只身一人离开白沙洲,骑着马进入了茫茫大漠。
她得信后,迅速召集三百名心腹,前去追赶她的师兄。
好在是冬日,大漠中河流干涸,她带人沿着河床一路追赶,连续骑行五日五夜,几乎不眠不休,终于抵达玉门关,玉门关关门大开,她不管不顾冲了进去,被镇国公守株待兔一举击败,她和三百多名弟兄全部被俘。
一切都在她预料之中,她故意闹出这么大动静,让师兄知道她在找他,她甚至盼着镇国公将她押上刑场,那样在行刑的时候,师兄一定会来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