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1 / 2)

观自在 缓步风流 1469 字 7天前

他断定了沈宁是诈死,也就不想再多此一举,不若直接埋伏真沈宁来得干脆。

若真教李赓截住,那李梵清可是要落了一个大把柄在他手中。

明日大雪,利设伏,却不利出行。

看来,今夜会是李梵清的不眠之夜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出自《孔子家语》。

第54章 运筹

垂香院内,灯火夤夜。

李梵清未有睡意,于案前摆了一局残棋。她并非是在思棋,只是她不知何时起养成了这个习惯罢了。若有何事想不明白,李梵清便摆一局棋,亦或是一局博戏,借着这棋枰之间,方寸山河,来给自己一点提示。

设局也好,博棋也罢,目的都是为了赢过对方。眼下李梵清乃是进攻之势,而李赓看似落于下乘,可李梵清自己亦明白,这并不代表着她已经稳操胜券。

棋局之上并无绝对的防守之势,最好的防守一定是进攻。这是李梵清前些时日与裴玦对弈得来的最有用的体悟。每当她以为裴玦落于下风,自己看似已立不败之地时,便是裴玦反败为胜之机。

裴玦的棋经里从无“防守”一词。他从来都是借攻来守,直杀得李梵清节节败退,直至满盘落索。

裴玦自己说,他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当然,若是裴玦输了,李梵清自也少不得嘲讽他一句,“困兽犹斗”,尽管李梵清如今还没遇见这样的情况。

李梵清玉指点在一枚棋子之上,指尖相碰时,如和韵一般,发出有节奏的微响。照这样来说,若她是李赓,要想破这一局棋,其实便不该在沈宁身上再作挣扎了。

从李赓的角度看,李梵清这头明显已有了全盘部署,已将他重重包围。他想从这一角上找到李梵清的破绽,想突破重围,实属不易。

李梵清揆情度理,其实这最好的破局之法,是找她身上其他的破绽。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若李赓富有余力,能二者兼顾,对他而言自然是最佳的解法。毕竟,沈宁诈死便是李梵清眼前最大的破绽,若他能从此处击破李梵清,就没理由舍近求远。

如李赓舍近求远,一心去寻她的其他把柄,最终却一无所获,这般顾此失彼,倒更是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