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1 / 2)

“你且说便是。”宸王的眼神饶有深意。

“妾身觉着,父皇当时说的,或许是……若是放在花园里,本王瞧不见它,即便它被驯兽师驯化得很好了,本王却也依旧不放心。而放在本王的眼皮子底下,哪怕狮子顽劣欲伤人,本王见着了,也有应对之法。只有本王亲眼见着了、确定了、那才叫稳妥。”

听到容菀汐的回答,宸王眼中的诧异只是一闪而过。随即,便淡淡点头,道:“你猜得没错。”

宸王觉得容菀汐多少能猜到些原因,但却没想到她竟能猜得这样精准。

“当时父皇的回答,和你说的不离十。父皇说,本王每日里瞧着它,它的伤人之心、顺从之心,本王都能瞧得一清二楚。而倘若它去了园子里,本王再也摸不准它,那才是最危险的。更何况它习惯了屋子里生活的安逸,而这安逸是人给他的,他不想失了这安逸,自然不会伤人。”宸王道。

宸王的意思,容菀汐已然明白。她知道宸王是在告诉她,皇上不会准许她爹还乡。

忽然想起太子之前说的,“倘若本宫说,这事不是本宫做的呢”……

第三十七章 :良臣之苦

当然不可能不是太子做的,但当今圣上并非昏君,太子为了得到一个女人,而诬陷一员良臣,皇上不可能看不出来。但,问斩的旨意,的确是皇上下的。所以说——皇上乐于推波助澜。

而为什么之后放弃了?也可见皇上之圣明。皇上觉得,如果她嫁给了宸王,她留在京都城中,父亲自然也会留在京都城中,以期陪伴女儿。

皇上要的,只是看着这只雄狮在他的屋子里安稳顺从地生活而已,而并不是非要杀了这只雄狮不可。毕竟现在看来,这只雄狮还是毫无伤人之意的。

所谓皇者多疑,就是如此。但皇者圣明,从中也可见一斑。

太子并非蠢笨之辈,反而甚有思量。他之所以会让王尚书诬陷父亲,正是看准了皇上不想准许父亲乞骸骨这一点。

即便此时雄狮毫无伤人意,那也绝对不能放他到自在的山林中去。搞不好他哪一日被其他的狮子所蛊惑,想伤人了,就会冲到这九重宫阙里来。

所以若留不住,为了绝除后患,皇上索性借着太子的胡闹,定了父亲的罪。

当时她不是没想到这一点,只是因为被事情推赶着,来不及细想而已。而化解了麻烦之后,太子的再三继续刁难、对翎哥哥的歉疚、心里感情的胡乱、应付太后、应付皇贵妃……这最关键的一点,反而在脑海中越化越小,及至不见。

多亏了有宸王的提醒,不然容家只怕要遭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