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落入湖中,湖面泛起阵阵涟漪。琴声悠扬动听,击碎山水之间萦绕的凄凉苦楚。
休夜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青年一袭黑衣,芝兰玉树,携剑而来,气势凛然如风霜,白发如绸缎,眸中神色冷然,如无尽长夜。
无花只看他一眼,便知道他是罗刹剑客,是休夜。
任何人只要见他一面,便永远忘不了他的模样。
休夜在无花的右侧的长椅上坐下,望向亭外的湖,湖边的山。他神情格外冷静,呆坐片刻,慢慢地合上眼睛,仿佛十分疲倦。
无花默默抚琴。
果然不会出手。
晏游在精神海中盯着无花。
无花极为擅长伪装,装了二十来年,妙僧无花的面具已经无法从脸上揭下,自然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出手。
但休夜与石观音是仇人,与无花也是仇人。
晏游有点小失落。
如果无花动手的话,刷起仇恨值那不更是名正言顺了吗?
天边彻底陷入黑暗,无花停下抚琴的手,休夜也睁开了眼睛,眼神清明,不知道在他闭眼的那段时间里究竟是醒着,还是睡了。
无花抱琴起身,单掌施礼,笑容温文尔雅,道:“施主,天色已晚,还请早些休息。小僧先行一步。”
休夜一言不发,但双目直视着无花,轻轻点头。
无花微微一笑,翩然而去,心情古怪,讶异占多数。
休夜的反应与他想象中的有所不同。
过于平静,不像传闻中提剑杀人,一身煞气的罗刹剑客。
夜晚,无花将自己与休夜见了一面的事告诉了同在城中的,石观音的手下。
石观音不在时,她的手下便是无花的手下,但他们真正的主人依旧是石观音。
“不要急于动手。”无花警告他们,让他们不要为了讨好石观音而擅自对休夜出手,“我还不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给我等着。”
手下领命,神情无比恭顺。
无花见过他们在石观音面前谄媚摇尾的温驯模样,那是一种几近痴狂的丑态,他想到那时令人作呕的场景,移开视线,挥手让手下离开。!
第72章 因果报应
无花逗留的镇子依山傍水,离少林寺很近,他本意是停留一日便返回少林寺,但既然与休夜偶遇,他没有立刻动身,而是在镇子中默默等待。
镇子上人多,休夜外表显眼,镇民做着各自的活计,偶尔停下时聊八卦,自然避免不了谈到休夜。
休夜戾气太重,旁人见他便忍不住惧怕,但他入镇以来从未做过任何过激之事,短时间内竟也与镇民相安无事。
无花在当地亦十分有名气,一个是以慈悲为怀的出家人,一个是杀生成性的罗刹剑客,于是有人想:
说不定无花大师能够感化休夜,劝他放下屠刀,回头是岸。
晏游知道这个说法后憋笑不止,无花劝休夜回头是岸?没有比这更搞笑的说法了。
无花更是默然,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他用佛法劝人回头是岸,做梦去吧。
他内心的想法自然不为外人所知,无花每天只是得体温和地微笑,宣扬佛法,抓住机会和休夜再次偶遇。
晏游就等着他上门来呢。
休夜和无花偶遇几次,相安无事,休夜既没有杀人,也没有出手,倒像是来度假郊游一般。他在这镇中闲逛,时而望着一汪碧水静坐,时而在碧湖上泛舟,时而在亭中仔仔细细地擦他的那把剑。
无花和休夜偶遇的第三次,无花上前搭话,抬手施礼,轻轻一笑:“看来小僧与休施主颇有缘分。”
休夜看他,并不言语。
无花和他对视,又道:“小僧曾听闻施主有罗刹之称,但数次偶遇,施主内敛淡雅,气度不凡,并不似罗刹。”
你就扯吧。
晏游想。
休夜终于开口,眸光阴郁:“罗刹之名是他人强加的称呼,与我无关,你如何想,更与我无关。”
无花道:“休施主,凡事皆有因果报应,一切众生平等无二。施主杀的虽是恶人,却杀性太重,太深,泥足深陷,难有好报。”
他言语温和,神情诚恳,眉间藏有忧虑,一整个心怀慈悲的大师模样。
休夜深深地看他一眼,眸中泛起笑意,冷冽道:“报应?我便是他们的报应。”
这话说得着实狂妄,无花微微一顿,缓缓道:“那施主可曾想过,自己也会遭到报应?”
这问题问得实在是无聊,休夜不答,站起身,面无表情地从无花面前离开。
无花看他走远,微微垂眼,眼中神色晦暗不明。
镇子上的客栈里来了一位十分古怪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