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2)

说书 3800 字 7天前

“合着这次,该九回了。嗯……少爷,我要……”

刘立擒住她的下巴,望进她眸子深处,笑得性感邪魅:

“你喜欢我么?”

夜莺眯着情欲蒸腾的媚眼,笑嘻嘻道:

“哪有不喜欢的理。少爷您又帅又生猛,简直是人中龙凤,男人中的极品。啊……”

夜莺还没说完,刘立便已扒下她的裙裤,扶着大鸡吧,硬插进那幽谷之中。所幸夜莺已不是处女,方才又被刘立挑逗抚弄,这会儿下处已肿胀湿滑,刘立才捅进去,幽谷之内,花穴之间,便已似潺潺流水之声,好不淫靡。

夜莺被他没弄几下,就已魂飞升天,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放声浪叫起来。

瑾瑜躲在窗台之下,听闻他俩就在刘清屋内做这等龌龊之事,全身震颤得几乎崩溃,只得拼命捂着耳朵,眼睛却没办法从刘立身上移开。

夜莺到快活处,忘情大叫:

“啊……少爷……你好棒……我爱你……啊哈……我不能没有你……呀啊啊啊!”

刘立腰身一挺,夜莺雪白的身子在桌面上弓如满月,朱唇大张,到达了高潮。

刘立喘着粗气,并未拔出下身性器,嘴角已扬起诡异无比的笑容。

瑾瑜偷窥到此,不禁滚咽口水,心跳在胸腔中擂如响鼓。潜意识里,总觉得会发生些什么不详的事情。

果不其然,下一瞬,刘立也不知从哪儿拿过他平日里最喜欢握在手中的折扇,‘唰啦’一下打开来,那扇面上龙飞凤舞的草书,此时竟像是小小的黑色蝌蚪,不停在扇面上游走,散发着冥色的光。

刘立弯下腰去,就着下身相连的姿势,搬过躺在桌面,犹在喘息的夜莺的下巴,嘴对嘴,亲了一下夜莺。

漆黑的眸子,在那一刹那,变得幽绿又凶狠。

瑾瑜瞳孔骤然一缩,只见刘立抽身离开夜莺的嘴时,嘴唇竟带出了一个白而透明的东西。

看着,阴森诡异又寒气逼人。

他拿折扇的手,也在同时大力朝两人之间扇了一下。

那白而透明,又没有形状的漂浮物,猛地被风吹得脱离出夜莺大张开的嘴唇;另一头,竟还叼在刘立的唇边,远远一看,活像是拖着一条长长的口水。刘立朝里吸了一下,那玩意便瞬间被他吞进了嘴里。

夜莺躺在桌面上,仍旧大张着嘴,胸膛仍有起伏。面部表情,却好像死了一般。

瑾瑜看得浑身发冷,又见刘立收了扇子,拔出软性器,朝刘清的床榻走去。

瑾瑜之前还想冲进去阻止,如今大脑却只余一片空白,什么都思考不了,更别提想通这些不合常理的怪事了。

刘立到了床沿那儿,坐下去,抱起刘清,轻轻捏开他的下颚,嘴对嘴,朝里吹了一口气。那先前被他吸进嘴里的白色东西,这会儿像是有意识的活物,见到刘清的口张开,便蚯蚓似的往里钻,很快消失在刘清的喉咙内。

刘立掀开刘清的袖子,看着那截刚才还干枯如朽木的手臂,渐渐在眼皮底下恢复了生机,又变得丰满圆润起来。唇角边,也微微扬起一抹满意的笑。

“嗯……”刘清呻吟一声。

刘立温柔微笑,亲吻着轻唤他,“青青,好些了吗?”

刘清缓缓睁开眼,望了望桌面上静如死物的夜莺。那只已然痊愈的手,抚上刘立的脸颊,头靠刘立胸膛,哽咽道:

“又委屈你了,狸……都是因为我……”

“别这么说。我不愿意做的事,谁来也拉不动我。你又何苦老是埋怨自个儿?”刘立抱着刘清,额头抵额头,两个不知是人是鬼的妖孽,彼此对望的目光,岂止是‘情意绵绵’这类浅显的字眼,可以形容得出来的!

瑾瑜蹲下身子,在阴暗的角落里缩成一团。牙关怎么也止不住地,打着阵颤。彻骨的寒,如陈年的积雪,冷得四肢百骸都在痉挛。

隔日,瑾瑜再没去给刘清端碗送药,躲在屋子里,瞪着双眼,活活失眠到脱力。

路过的下人们,在瑾瑜门前聊天,说大少爷的性子,一夜之间变得越发奇怪了。看到刘立,娘娘腔似的叫“少爷”。

瑾瑜在屋内听着,浑身禁不住又抖上了。

过了几日,刘府中传说夜莺得了怪病,老是睡不醒,明明有呼吸,却宛如活死人。怎么叫,也起不来身。

管家问刘立怎么办?

刘立正在吃水果,闻言,笑了一下,扇柄一甩,随意答道:

“给些钱财,丢出府去。”

从此,夜莺这人便好像从未在刘府中出现过一样。连名字,也没有人再提了。

刘清的性子却没有因为那夜瑾瑜所见,骇人听闻的的事情而有所好转。反而病情越来越糟糕。

还真给刘立说对。他的性子,已经开始由原来的一日几变,成了一个时辰就换几个样子。贪睡的时间也愈见漫长,从刚开始时,一天只睡四个时辰,到现在一日只有四个时辰是醒着的。

瑾瑜起初想过跑的。仅第二日晃过神来,第一个反应便是不顾一切地逃出府去。

刘立却没有这么容易摆得平,不仅禁锢了瑾瑜,反而连门都不让瑾瑜出了,将他关在刘清屋里,命他伺候刘清。

“他会有今天,全是你造成的!你的错,必须由你来承担!!”

瑾瑜被台阶处的结界弹回屋内,摔倒在地,疯了似的朝刘立大吼:

“怎么会是我的错?哪怕你是畜生,也该讲讲道理!”

刘立阴冷大笑,“好个不讲情意的贱人!人都喜欢撒谎,承诺过的事情,转眼便死不认账!那年,要不是你去树下……”

昔年,扬州城外的古榕树,还没有今天这么大。不过那时的榕树,也更为枝繁叶茂,生气勃勃。叶子郁郁葱葱,很是可爱。

扬州城却弥漫在战火纷飞中,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