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1 / 2)

“关于为什么要建城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因为地下有什么宝藏?不过第二个问题我可以回答——大概率是因为战乱。你不觉得这座高台造型很特别吗?”

宋珺指了指背后:

“这是一座烽火瞭望台。从高台上眺望,能看到城墙将整座城市包裹。错综的街道简直是完美的巷战场所。过于宽阔的街道一开始根本不是用来通商,而是为了让军队快速通过。在眺望台内我们还发现了能够在沙漠中行军的战车。”

陆然脑内突然灵光一现。

他就觉得那些战车在哪里见过。这些战争兵器的造型,跟现在城民们用来运输的车子结构骨架几乎一模一样!

那边端木坚还在勤勤恳恳记录宋珺的话:“根据城市大小,可以大致推测出这个城池的居民数量。再比照俯瞰城镇时我们所看见的军队规模,几乎和城民数量相抵。综上所述,可以推断——”

随着宋珺语气逐渐凝重,端木坚贴心地为若目放大了字体:

“这是一座完全要塞化的城市。以甲为衣,全民皆兵。”

端木坚恍然大悟:“我说为什么把民居建地跟碉堡一般。特意加厚的外墙抵御攻击、不临街的大门避免侵入、抬高室内地平和设置高窗用于监视和偷袭。这都是为了发生的战争做准备。”

她流露出遗憾的表情:“可惜了,我那帮哥哥没来。他们最喜欢研究这些军事地堡了。”

联系壁画描述,几人迅速把苏木亚的历史串联起来

百年前,或许是为了在外地觊觎中守护某种财宝,又或许是为了其他什么原因,苏木亚人建立了一座完全要塞化的堡垒之城。

在多年征战中,疮痍满目,民生凋敝。战争结束后,苏木亚人在战火后的废墟上重建村落,通过西域经商重新积累了财富。

但这只是短暂的光明。绥和年间,苏木亚不再是商队中转补给必经之地。余烬之村终难挽大厦之将倾,不可逆转地走向颓废的绝路。

而在今晚,这座苟延残喘的村子,终于将在虫潮带来的无尽黑暗中谢幕。

几人有些同情地看着那些步伐匆匆,来来往往地士兵。他们恐怕还不知道,百年后他们誓死守卫地这座城市会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最终葬身于飞蝗天灾。